只争什么四字成语_只争什么成语四字词语
【溯源】战国时期,韩非子在《韩非子·喻老》中提及一句智慧箴言:“今君若欲与臣并驾齐驱,欲得前而恐落后于臣。因为要超越路途之远近,必然需要走在前或是在后,然而无论前或后,其心皆以臣为念。君何以调其马?此乃君之所以落后之故。”
【诠释】此言意在表达争先恐后的精神。
春秋末叶,晋国有一位名为王子期的驾车高手。赵襄子,卿大夫之后,对驾车之道颇有兴趣,自认其祖上亦是驾车高手,故欲承袭祖业。他慕名前往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赵襄子自认为已掌握全部要领,便提出与王子期进行一场较量。
比赛伊始,赵襄子信心满满,车速之快一度领先于王子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车速逐渐减慢。赵襄子误以为自己的马匹不够优秀,接连换马三次,最终仍远远落后于王子期。
王子期在教授驾车技术时曾强调:“驾车之要在于人马合一,车辕之宽窄需与马匹相宜,使之感到舒适。驭手需与马匹默契配合,善用马鞭调整速度,方能使马快速且持久地奔跑。”
赵襄子虽心有不甘,但并未直接责怪王子期未尽之责。他虚心向王子期请教失败的原因。王子期则耐心地指出:“在比赛中,当您领先时担心我赶超,落后时又急于追赶我,您的注意力始终在我身上,如何能将心思放在调整马车、人马合一之上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赵襄子深感其言有理,虚心接受批评,并按照王子期的指点认真练习驾车技术。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一名驾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