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贴是什么_学生即时贴是什么


在后新学期的启幕之际,我们的班级悄然展现出了一种不太和谐的迹象:持续有学生来,指摘同伴间的种种问题。其中,雨森同学几乎成了“问题集大成者”,几近所有的学生都曾向他提出过。

雨森虽年仅11岁,但外表白净秀气,学习成绩位于中上游水平,他并非那种不求上进、学业落后的孩子。他的家庭背景却与众不同——父母已离异,他平时与姥姥生活在一起,母亲在外地工作,只有在周末才能与父亲短暂相聚。

在我思考之际,我认为雨森的行为举止背后可能与其缺乏关爱、渴望关注有着紧密联系。同学们对他的排斥行为也显露出一定的偏见。

鉴于此,学校期间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学习为我提供了灵感。我决定开展一次名为“同伴心灵画展”的心理健康团建活动。我期望借此活动不仅能帮助雨森认识到自身问题,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们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

活动当天,我特别邀请了语文和数学老师共同参与。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自我画像、同伴画像和老师画像。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人脸轮廓,嘴巴部分被画成一条直线,这条线象征着公平的尺度。每提及一个优点,线条向上弯曲一点;每提及一个缺点,线条向下弯曲一点。若优点多于缺点,人脸便会呈现为笑脸;反之则是哭脸。

活动开始时,我以略带神秘的神情问道:“你们真正了解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吗?”顿时引得全班哄笑。接着我郑重宣布今天的活动主题,旨在为学生和同伴“画真”。我们以击鼓传花的方式随机选择了一个小组作为活动开始的对象。

游戏正式展开时,我巧妙地将鼓点停在了雨森所在的小组。我请该小组的六名学生逐一上台讲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随后,我根据他们的描述在黑板上绘制了脸谱曲线。

当雨森最后一个上台时,他在讲述优点时显得有些沉默。然而当提到缺点时,他立刻脱口而出“打人骂人”。我在黑板上记录下这两点,并使代表他的脸谱曲线向下弯曲。这是他眼中的自己。

在第二轮中,学生们开始评价这六名同学的优缺点。当轮到雨森时,尽管起初的发言并不积极,但学生提到他的优点时,他的脸上却显现出惊喜的神情。而在谈及他的缺点时,班级内气氛变得更为凝重,黑板上逐渐写满了批评与不满。

第三轮则邀请了老师们参与评价。老师们提供的评价往往是学生平日里未注意到的方面,这也让学生们对自身和同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雨森的眼神也开始变得明亮起来。

我在教室一侧的黑板上写下了六名学生的名字,并为每个学生发放了预先准备好的“小红旗”即时贴。我解释了小红旗的使用规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需要同伴的鼓励和监督。我们为这六名同学贴上小红旗作为鼓励和监督的象征。如果他们对哪位同学不文明、不礼貌,这位同学可以随时撕下自己的红旗;相反地,如果他们帮助了别人或为集体做出了贡献,我们可以向班申请额外的小红旗以示奖励。

此后多次举办类似的“画像”活动后,我们已将所有学生的“画像”上墙展示。如今每次走进教室时,我都会注意到那面墙以及雨森的表现变化。令人欣喜的是,雨森名下红旗的数量不断增加的他的状态也日渐好转。更值得一提的是班级内的现象逐渐减少,孩子们学会了以更辩证、友善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