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冥有鱼的成语_北冥有鱼表达了什么情感


庄子的《逍遥游》乃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其中描述了巨大的鲲鱼化身为大鹏鸟,从北冥飞至南冥的壮丽景象。常被引用的成语如“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皆源于《逍遥游》。不仅如此,《天龙八部》中的武林门派逍遥派也体现了其深远影响,可见《逍遥游》的内涵与意义之广泛。那么,《逍遥游》是否仅是一则普通的寓言故事呢?文学背后潜藏着科学的奥妙,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审视,那么是时候对《逍遥游》进行一次深入的研读了。

北冥之地究竟在何方?

北冥与南冥对应着南北回归线。对于“北冥有鱼”的描述,其所在之地如何解释呢?传统上多解释为北极,但若深入探究,《周髀算经》所述,即便在极寒的北极附近,夏天也有不融化的冰。若此处为大鲲生存之地,那么如此寒冷的环境如何容得下数千里大的鲲?庄子虽以“冥”字描述,但后世学者郭象在注解《南华经》时,将其解释为“溟”,可能是考虑到逍遥游的鲲为大鱼,理应生活在海中。《说文解字》中对“冥”的解释却非海,而是幽深之地,而“溟”被描述为形容小雨的,与大海的形象相去甚远。关于“冥”与“溟”的互通性,仍需进一步考证。

探究冥字的甲骨文和说文解字中的字形,我们发现冥似乎象征着太阳的居所,与星宿的概念相类似。具体而言,冥的甲骨文形象地描绘了房间内有太阳,太阳被双手托起的情景。这与《说文解字》中关于日和六的组合有所不同,它没有直接将日与托起太阳的双手联系起来。

鲲与鹏的本质究竟为何?

文章中提及北冥之鱼称为鲲,其名颇有深意。此字并非随意所取,而是一个充满寓意的字谜。通过拆字法分析,“鲲”字由鱼、日、比三部分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鲲是以鱼来比喻日,即鲲是日的化身,是太阳。同样地,从鹏字的字源分析,朋也是太阳的象征。朋即是凤的古字,而凤作为神鸟,其形象描述与太阳的西落颇为相似。

进一步地,凤的形象描述中提到了其飞行姿态与太阳的升落相呼应。例如,“凤之象也,鸿前麟后……”等描述,是否暗指了太阳的升落轨迹?而朋作为凤的古字,更加强调了凤与太阳之间的联系。

再观鹏字的构成,“鹏”由“朋”与“鸟”组合而成,象征着鹏也是太阳的化身。无论从鲲还是鹏的角度看,它们都代表了太阳的形象。

鲲鹏体型之大与太阳的关系。

文中提到北冥的鲲鱼体型巨大,“几千里也”,与《周髀算经》中测算的太阳直径的数量级相当。而鹏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描述,其高度也与《周髀算经》中测算的太阳高度相仿。这些都暗示了鲲鹏与太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逍遥游的意义何在?

庄子通过讲述大鹏鸟逍遥游的故事,意在与蜩与学鸠这两种小鸟的小飞进行对比,从而展开大小之辩的哲学思考。这里的逍遥游不仅仅是空中之游、大鹏之飞,更是太阳在空中的小步远足之游。逍遥二字所代表的含义与太阳在空中的移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逍遥游》并不仅仅是表面的寓言故事。从北冥到南冥的旅程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移,更隐喻着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和哲理上的思考。通过深入探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字词背后的含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庄子的思想与《逍遥游》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