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分区教程_固态硬盘为什么不建议分区


昔日,硬盘分区是一门必修的技术,许多人甚至会为了精确地分配每个分区的容量而反复计算。现今的时代,大多数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硬盘分区,尤其是在步入SSD固态硬盘时代后。这时,有些观点引发了争议,例如认为SSD不应分区,否则会影响其寿命。

我们明白,SSD的运行是基于闪存颗粒的,其寿命受制于闪存颗粒的擦写次数或总写入量。有人持这样的观点:SSD分区后,原本的大容量硬盘就被分割成了多个小容量硬盘,这会导致其寿命缩短。

按照这种逻辑,一块240GB的SSD若被划分为50GB的C盘和190GB的D盘两个分区,频繁使用的C盘装载系统后,其寿命自然会相对减少。久而久之,若仅是C盘频繁使用而D盘空间则较少触及,似乎会让人觉得整个硬盘会更快地损毁。所以有观点主张在分区时,应尽可能将常用数据的分区容量设置得更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于机械硬盘而言,若仅向C盘写入数据而D盘保持空闲状态,情况确实如此。但当谈及SSD时,情况却大不相同。

对于SSD而言,其主控和固件算法能将C盘的写入请求动态映整个物理空间的容量上。这意味着即便表面上看来只有C盘在写入数据,实际上整个SSD都在进行写入操作。并不存在仅使用部分闪存而导致整体损坏加速的问题。

那么,是否需要对SSD进行分区呢?这个问题答案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喜好和需求。没有绝对的答案。但建议至少分为两个区:一个较小的分区用于安装系统和常用软件;另一个较大的分区用于存放文件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