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不足_冷却液少了是补加还是换
冷却液,又被称为防冻液,是车辆散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北方的寒冬早晨,当您启动爱车时,仪表盘或许会提示液位报警,而随着车辆热起来,这警报又会悄然退去,这是否意味着冷却液有了神秘的“穿越”之力?
为何冷却液的液位会时高时低?
在冬季,冷却液液位的起伏主要是受其热胀冷缩特性影响。当外界气温极低时,它的收缩会更为显著,一旦低于标准的下线,仪表便会发出警报。这种热胀冷缩是车辆冷却系统中很常见的现象。因为系统内有一定的液位刻度作为参照,所以我们能直观地察觉到这些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冷却液并不会填满整个冷却系统的循环管路,管路中总会留存些许空气。由于空气的膨胀系数要高于冷却液,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降,冷却液的液面自然会出现波动。
若没有出现大量的冷却液流失,仅需适量补充即可。
如何正确补充冷却液?
我们不建议在发动机热态时添加冷却液,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由具备实操经验的人来操作,以免造成烫伤。在车辆冷却、即处于“凉车”状态时,可直接打开冷却液补充水壶。将冷却液补充至上限与下限刻度之间。请注意,当发动机温度正常后,其液面会有所上升,若超过上限可能会对散热产生不利影响。
特别提醒,在冷却液温度高、即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时,绝对不能打开补水壶盖。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尝试捏住水箱上水管,若感觉处于紧绷状态,则内部正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此时若贸然开盖,高冷却液及高压气体会瞬间从壶盖的缝隙中,极具危险性。
要安全地补充冷却液,应当在车辆冷却至适当温度后,等待一段时间使上水管压力降低。此时可用布或手套等物品垫在补充水壶的盖子上,慢慢旋转拧开。待气体完全释放后便可拧开壶盖进行补液。
对于部分日韩系车型,除了冷却液补充水壶外,还在水箱散热器上设有水箱盖。若发现补充水壶内尚有冷却液,只需正常补加;若水壶内已无液体,则需打开水箱盖进行补给。
若遇冷却液大量缺失或水温异常升高的情况,应立即停车并寻求救援。
在紧急情况下,若无法立即购买到冷却液,可暂时使用纯净水替代。
能否用水代替冷却液?
如遇紧急情况无法购买到相同品牌的冷却液时,可暂时使用纯净水替代。但切记不可使用矿泉水或自来水。并且这种替代仅限于极少量使用,大约在500mL以内。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水中矿物质形成水垢并附着在缸体和散热器内部,进而导致管路堵塞、影响散热。
不同品牌冷却液能否混加?
不同品牌的冷却液应避免混加。即便颜色相同也应如此。尽管大多数冷却液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和水,但不同品牌会添加特定的添加剂以提高其、防锈等性能。混加后可能会引发化学反应并降低其防护能力。
冷却液的更换周期是怎样的?
现今许多车型的使用手册不再明确标注具体的更换时间。多数标注为“定期检查、需要时更换”。有的则明确指出使用的是长效冷却液并在10年或20万公里内无需更换。原厂冷却液的瓶身背面通常会有使用指导如需按比例稀释等。
若在冷却液补充水壶中观察到杂质、絮状物等物质出现或者使用冰点测试仪发现其冰点不够时应及时更换。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冷却液渗漏?
正常而言冷却液的液位随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一旦发现补充水壶内已无液体时便需注意了。在补加至正常刻度后若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那么就可能是存在渗漏现象需要立刻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