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产生的英文_生产与制造的区别
封面/图虫创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把智能制造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制造正在积极备战,虽尚未正式起跑,但已展现出强烈的竞技态势。
智能制造,国际公认是实现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它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复杂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更对我国经济乃至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传统制造理念的全盘更新。
现代工业体系繁复多样,包含39个大类、151个中类、525个小类。以其完备的工业门类体系独树一帜。尽管曾错过前几次工业的黄金期,使得高端技术多掌握在西方手中,但第四次工业为我们提供了赶超的良机。我国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我国智能制造所面临的“缺芯少魂”问题,即集成电路芯片和工业软件的缺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过去,人们常常误以为自动化生产就是智能制造,以机器人换人、无人工厂、黑灯工厂为代表。实际上,这是对智能制造的片面理解。例如,机器人换人主要解决的是生产现场的手工劳动问题;而无人工厂、黑灯工厂则更多的是解决了生产线的人工控制问题。类似的,无人仓储、无人物流只是实现了生产的某个环节的自动化,并不能代表整个智能制造。
在整自动化系统中,人的控制与决策依然至关重要。自动化系统可以执行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脑力劳动,但终究无法替代人的最终决策。无论是机器人换人、黑灯工厂还是无人仓储,这些都是在工作现场实现了无人化操作,但并未真正实现智能制造。
要从源头讲起,才能清晰理解智能制造是什么.
1. 制造的定义
要理解智能制造,首先必须理解“制造”的内涵。“造”相对简单,即生产的过程。但制造不仅限于此,“制”在英文中有“系统”的含义,在中文中则包含制度、方法、标准和规范等深层次含义。宏观的“制造”包括产品策划、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批生产交付、运行维护、大修维修等重要环节。
开放初期,我国沿海地区涌现出大量的“三来”加工模式。虽然它们使用国外的设备、技术进行产品加工,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国外设定的标准,但这只能算是“造”,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制造”。
2. 智能的含义
智能制造即传统制造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智能”在这里特指“人工智能”。通俗地讲,人工智能即将专家学者的知识、经验等转化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软件,以支持工业产品的全流程研制与管理。
过去的制造多基于实物试错法。而今的智能制造则是建立在长期的知识积累之上,将人类知识转化为软件,由计算机执行决策。这标志着制造业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模式的转变.
3. 智能制造的本质
智能制造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它包含产品研发、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运行维护等复杂流程。即便在全自动化车间、无人工厂中,如果没有深入的知识和智慧支撑,仍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智能制造。
明确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后,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认识到两点:第一,智能制造是马拉松长跑而非短跑;第二,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将智能制造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制造正处在积极备战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