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的诗有哪些_叶绍翁最著名的5首诗


叶绍翁,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其《游园不值》一诗广为传颂,其诗歌的魅力早已深入人心。这首诗不仅被收录进小学的课本里,而且其最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的经典之句。

尽管许多人仅通过《游园不值》了解叶绍翁,但他的创作其实十分丰富。虽然因种种原因,许多作品已失传,现今仅存五十余首诗作,但每首都如瑰宝般珍贵。除了《游园不值》,如《夜书所见》等作品也是不朽的经典,代表了诗人后期的创作高峰。

在寂静的深秋之夜,《夜书所见》中的每一句诗都仿佛在述说诗人的心声。萧萧作响的梧桐叶送来了寒冷的秋意,江面上的秋风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儿童的促织声、篱笆旁的灯火,都在夜深人静之时显得格外明亮与生动。这首诗以景入情,细腻地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变化,情景交融,情感深沉。

叶绍翁的字是嗣宗,号靖逸,生于处州龙泉,祖籍福建建安。他的诗风简练,文字优美,情感细腻。在《夜书所见》一诗中,诗人以悲情的口吻娓娓道来漂泊者的无奈,整首诗充满淡淡的忧伤,读来令人感慨万分。

独自在外漂泊的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故乡。这正是古人所说的乡愁。在《夜书所见》的前两句中,诗人以景入情,轻轻着笔却营造出凄美之感,令人感到孤独。“萧萧梧叶送寒声”不仅描绘了深秋寒夜的凄凉景象,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而后两句则继续紧扣主题,突出诗人心境的变化及内心的感伤。“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童真的怀念。当诗人感到孤独时,眼前的景象更加深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虽然《夜书所见》的知名度或许不及《游园不值》,但其细腻的情感、对事物的描写以及思乡之情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无论是在外漂泊多年的诗人还是远在他乡的游子,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虽然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已无法考证,但从其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晚年的颠沛流离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的作品更加深沉。《夜书所见》不仅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苦,更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