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是什么意思_初伏有什么说法
探秘传统天干地支与数伏周期
要掌握的是的天干地支体系。天干共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则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天的时辰都可以用天干地支来精确表示,天干与地支相互搭配,循环不息,六十一甲子一轮回。
我们要了解夏至这一节气对应的日历日期。以今年为例,夏至的日期是6月21日,根据黄历记载,这一天属于乙未日。夏至后的三庚数头伏,这是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伏天。经过推算,第一个庚日是6月26日的庚子日,第二个是7月6日的庚戌日,第三个则是7月16日的庚申日。初伏从7月16日算起,历时十天。
立秋节气后也有一套数伏的方法。立秋的初庚即是三伏的起始点。比如今年立秋的日期是8月7日,为壬午日。推算得出立秋后的首个庚日是8月15日的庚寅日,这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计算三伏天,而每一伏也持续十天。
初伏和三伏的日期已定,那么剩下的就是中伏了。中伏有时是一个庚日周期,也就是十天;有时则是两个庚日周期,即二十天。今年中伏恰为二十天。虽然有人将中伏的第二个十天称为闰中伏,但事实上并无此说法,不知是何人提出的创意说法。
总结一下2020年的数伏日期:
- 初伏:从7月16日至7月25日
- 中伏:从7月26日至8月14日
- 三伏:从8月15日至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