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什么意思_人生几何幽默下一句
旧时岁月中的对联佳话
在八十年代中期,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跑警报》被广泛传颂。该文以其淡定的笔触,将紧张的局势转化为令人陶醉的张力,展现出非凡的文学造诣。但本文并不直接探讨这些,而是引出了两段脍炙人口的对联,使人回味无穷。
那个时代,在人们常常造访的防空洞内,有许镶嵌对联的石壁。这些石壁不仅表面光洁,更巧妙的是它们运用了诸如碎石子或碎瓷片等材料进行装饰,营造出颇具创意的艺术效果。如今我仍记忆犹新的是其中两副对联。一副对联生动而充满感情:“人生几何 恋爱三角”。另一副则让人更加深思:“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从中可以窥见其背后的故事和制作人的闲情逸致。
在文中提到“见机而作”的句子恰好反映了人们在危难中求生存的智慧和机敏。而“入土为安”则巧妙地融入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安全的渴望。关于这对对联的作者,尽管人们广泛推测为陈寅恪先生所写,但是仍存疑点。
作为学术大家之一的金岳霖先生也有一些创作联子的美谈。例如他曾经为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创作了“梁上君子 林下”一联。他当时在昆明任教,与陈寅恪先生有所往来,这也让后来将这对对联归于陈寅恪所做的传闻显得更加可信。
而在近代的一次偶然中,我发现《卢前笔记杂钞》一书中记录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卢前先生同样是制联的高手。据其回忆记载,他在南京生活时因避战乱修建了一个“小型地下室”,并将这对其精妙的对联放在了其门口:“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不仅如此,卢前还提及了自己发表过这些联子的经历,并指出这组对联是在1937年抗战期间完成并发表的。
对比西南联大的历史记载,“跑警报”这一行为在1938年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卢前先生在发表这副对联时,人们还未开始体验这种生活状态。这也为这对对联的创作时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这副对联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卢前先生。虽然陈寅恪先生的传闻也颇为流行,但在现有的资料和事实面前,陈寅恪的可能性确实较为有限。但这副对联以其独特之处和其反映的特定历史背景而广为流传,无论口口相传还是以文字形式传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