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和系统_三体”系统发现


科技新观察

在过去,我们了解的系统多为双星系统,它们通常由一个和另一星体,可能是恒星、中子星或者另一个组成,这些星体在的引力作用下相互环绕旋转,形成紧密的“伴侣”轨道。

而此次发现的“V404天鹅座”系统,原本被归类为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LMXB),它距离地球约8000光年之遥。这个系统的中心正在吞噬一颗每6.5天就会以螺旋状接近它的恒星,这种配置与大部分已知的双星系统相似。令人惊讶的是,似乎还有另一颗恒星在围绕这个进行远距离的旋转。

物理学家们的估算表明,这颗较远的恒星距离的距离相当于地球至太阳距离的3500倍,亦或冥王星至太阳的100倍距离。这颗伴星需要大约7万年的时间才能围绕完成一次旋转。这种配置使得中心与两颗伴星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三重奏”的引力羁绊。

那么,这个是如何对如此遥远的物体产生引力束缚的呢?如果是由超新星爆发形成,那么按照常规理解,剧烈的超新星爆发应该会甩走外围的恒星。研究人员的模拟实验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性。

他们发现,该系统中的是通过一种较为温和的“直接坍缩”过程形成的。这一过程涉及恒星向内简单坍缩,并未经历“最后的闪耀”阶段就直接形成了。这种形成方式几乎不会对被较弱引力束缚的遥远造成干扰,也是维持该“三体”系统稳定存在的最自然方式。

研究团队指出,这个“三体”系统已有约40亿年的历史,其中的可能是首个通过这种较为温和的过程形成的。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的演化历程来说极为重要,它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宇宙中是否还存在着更多此类“三体”系统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