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怎么读_容闳一生简介
在容闳这座旗帜下,我们有幸汇聚一堂。今日,珠海市政协与香洲区政协联合举办《容闳传》赠书仪式及“容闳与教育”研讨会,这正应和了我与黄晓东写作此书时的初衷,除了感激之情,更多的是一种意外的欣喜。
今日莅会的诸位恩师,如黄天骥、叶春生、森等,自大学时代起就始终关心着我们的学业、工作与生活。他们我们要务实与理想相结合,珍惜时光。我们铭记,持续进步。在此,我们向恩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
回首大学生涯,正值十年之后,恩师们重回讲台,我们则是“老三届”的毕业生。历经岁月洗礼后,我们得以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之门,实属不易。相较之下,我与晓东算是“生正逢时”,他进校时年仅16岁,我那年也不过18岁。
那些为未来而生活的人,是脚踏实地的理想者。他们深知现实的合理性,同时也相信通过不懈努力,随着时光的推移,现实的所谓“合理性”终将被。容闳就是这样一位大人物。他生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近代开始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容闳终身致力于“使日趋富强之境”的事业,他是这一进程中的坚忍不拔的实践者、倡导者。他的一生就像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无论是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还是在传播华夏文明及保护华工、维护的抗争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容闳的精神和对的热爱从未衰减。他通过派遣留学生的计划表达了对永恒的热爱,这也是他认为和复兴的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今天我们纪念容闳,就是在他的旗帜下聚会。这样的纪念性聚会,自他辞世的那一年就开始了。
我与黄晓东共同完成《容闳传》的写作,只是尽了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深知这份工作仍有待完善,各位师长、领导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今年是我们大学毕业20周年,我们以此书献给母校、恩师、同窗好友及所有鼓励和鞭策过我们的人,尤其是那些为未来而生活的人们。
此致
敬礼!
二零零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于珠海宾馆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