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是什么人_崔颢是哪里人


今日的武汉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弦。如风暴般突袭武汉,继而波及全国三十个省市区,令人们的心情难以平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或许未曾想到会在岁末年初之际,以这种方式引起世人的瞩目。

谈及武汉的历史,可谓是一座人才荟萃、物产丰富的宝地。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其历史财富至今仍不断被挖掘发现。

提及武汉的黄鹤楼,其在历史上就有着极高的声誉。距今1400多年前,崔颢踏足武汉,挥笔写下了盛唐七律之首的诗篇——《黄鹤楼》。此诗声名远扬,成为历代传颂的经典之作。

崔颢生于盛唐时期,早年间的诗作充满浮艳和轻薄之感。然而当他游历边塞后,诗风一变,多了几分风骨。据传,《黄鹤楼》正是他在湖北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游历时所写。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道:“在盛唐七言律诗中,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第一。”此言一出,更加彰显了《黄鹤楼》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让我们共同诵读这首《黄鹤楼》:

昔日有人乘鹤去,此地唯余黄鹤楼。

黄鹤离别不再现,白云千年自在飘。

晴川里树影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萋萋。

夕阳西下思乡何处?烟波江上愁思满怀。

据元人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记载,李白曾登临黄鹤楼,原拟挥毫泼墨赋诗,却见到了壁上崔颢的诗作,不禁大为叹服,搁笔而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一趣事虽带些诙谐幽默,但也充分体现了崔颢诗艺的高超。

李白虽与崔颢有过交往并深感佩服,他的部分作品也受到崔颢的影响。如《鹦鹉洲》中的“鹦鹉西飞陇山去”与《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凤凰台上凤凰游”等诗句,均显露出对崔颢诗风的模仿与致敬。

除了外界的赞誉,更重要的是诗作本身的质量。《黄鹤楼》之所以千古传颂,一是因为其辞藻华美、情感真挚;二是因为其境界开阔、意境深远。诗歌前两联将美丽的神话传说与名胜古迹完美融合;后两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尤其是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仅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无限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既有怀古之情又有写景之笔既有开阔的时空背景又有人文情感的流露可谓匠心独运。

这就是带有盛唐气象的典型诗作。《黄鹤楼》以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成为唐诗中的璀璨明珠令人叹为观止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