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名言_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和名言
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情更真。
——重阳节古诗词赏析系列(一)
王传学
重阳节,是的传统节日,源自《易经》中的“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便已形成,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唐代以后,重阳节正式成为民间的节日,并延续至今。
在这个登高远眺、赏菊品酒的日子里,人们会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丰富多彩。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更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古诗词中,重阳节是情感流露的绝佳时刻。诗人或借景抒怀,或登高怀乡,或感念故人,将重阳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其中的佳作。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句子,道出了多少游子思乡之情。而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情境,更是令人感慨万千。
同样写重阳思亲的诗作还有很多,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出游巴蜀时所作的《蜀中九日登高》,诗中“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的句子,表达了身处异乡、设席送别友人的深深忧愁。再如大历二年重阳登高的杜甫,虽有抱病却依然登江上台,独酌杯中酒的他因思乡而催泪下沾裳。
还有高适的《重阳》、白居易的《九日登巴台》等诗作,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重阳节的情感内涵。诗人或因仕途不顺而孤寂寥落,或因年岁渐老而感慨时光匆遽,或因远离家乡而思念亲人和朋友。他们的诗句既有对时序更替的哀叹,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