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_昨夜西风凋碧树完整版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引述了宋朝三位词人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并将它们称作人生三重境界的寓意。首先提到的是北宋词人晏殊在《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重境界,意在“立”。

此境界强调树立目标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他便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正如立起一座灯塔,指引着航船前行。只有如此,方能成就大事。

第二重境界则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最后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表达了“守”的观念。

此境界阐释了守住目标的重要性。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经历种种困难和磨练。而只有守住初心,持之以恒,方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重境界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的描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得”的境界。

当一个人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努力和坚守后,最终将达到此境界。成功与收获已在眼前,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将开花结果。

这三重境界虽是简单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它们不仅蕴含了人生的智慧,也体现了王国维对世人的期望——先立目标,再努力拼搏,最终实现人生理想。

在我个人而言,我尤为钟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虽然许多人将其视为爱情词,但实际上它所表达的远超过此。此词描绘了辛弃疾所处时代的风雨飘摇,他内心的失落与对未来的忧虑都跃然纸上。

东风夜放花千树,繁星如雨而落。宝马香车充斥道路,箫声玉壶光影流转,鱼龙舞动一夜。如此繁华的场景,却难以掩盖辛弃疾内心的忧愁。他在元宵节的夜晚,目睹人们的欢乐,却想到了眼前的忧虑。这让我深感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道出了内心的无尽忧愁和他那深藏的情怀。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也依然希望能够为和尽一份力。尽管人们不懂他的忧愁和他对、对的深情厚意,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这首词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辛弃疾的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盛况,还写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上片描述了节日的热闹与美丽,而下片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忧愁与挣扎。全词既有美丽的景色描绘,又有深刻的思想表达,使整首词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辛弃疾的这首词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即使千年之后,依然无人能够超越。在南宋时期,没有一位词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首词成为了千古名作,每当提起辛弃疾,人们都会立刻想到这首经典之作。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