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和山脊的区别图示_七年级地理山谷和山脊示意图
- 等高线与地形概览
在地理学中,等高线作为解读地形的重要工具,展示了海拔相等的相邻点间的联系,呈现为一条闭合的曲线。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与地形的坡度息息相关:越密集,坡度越大,地形越陡峭。
对于常见地形,等高线具有以下特征:
①山峰的等高线呈现闭合状态,中心部分海拔高,四周较低;
②盆地则相反,中心部分较低,四周较高;
③山脊的等高线凸向低处,垂直于山脊线作辅助线时,其海拔中间高于两侧;
④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高处,同样垂直于山谷线作辅助线时,其海拔中间低于两侧;
⑤鞍部则表现为两个山峰之间的马鞍状形态;
⑥陡崖在等高线上的表现则是多条等高线重叠,呈现出海拔急剧下降的特征。
图一:各类地形及其对应的等高线模式
- 季节风的演变与我国的气候特征
季节风的流动受到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以及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导致我国夏季和冬季的盛行风向有所不同。
夏季,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向,带来丰沛的降水;
冬季,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则从吹向海洋,常伴随着干燥和大风降天气。
图二:我国季节风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
自然灾害的防范与治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地图。请根据地图回答问题。
(1) 分析甲、乙两地中哪地更易发生泥石流,并说明原因。
(2) 若丙地发生泥石流,可能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答案:(1) 甲地。因为甲地的地形坡度较大,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这些都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 丙地若发生泥石流,可能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详细解析:
(1) 通过观察等高线地图,可以发现甲地的等高线较为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同时甲地位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区域中的东南部,正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因此降水较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甲地更易发生泥石流。
(2) 丙地位于河谷附近,若发生泥石流,其流动的泥沙可能会冲毁附近的铁路和阻塞河道,对当地交通和排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 山脊与山谷的辨识技巧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主要介绍山脊和山谷的辨识方法。
通过等高线的形态和疏密程度可以判断山脊和山谷。识别时主要有两种方法:
(1) 看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如果凸向低处,则为山脊;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2) 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判断。沿着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垂直于此线作一条垂线。如果垂线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处中间海拔高、两侧低,则为山脊;反之则为山谷。
图三: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判断示例
每日一题:学好地理,赢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