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山脊怎么区分_山脊和山谷的实物图


【2013年高考地理解析】

  • 一、温度带解析

通过积方式来界定各温度带。积温是将日平均气温持续≥10℃的天数所对应的温度进行累加。依据此法,我国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各温度带因热量及生长期差异,其耕作制度与作物种类亦有所不同。

热带,积温超过8000℃,可实现一年三熟,适宜种植如水稻、甘蔗及天然橡胶等作物。

而在区域,积温介于4500℃至8000℃之间,一年可有两到三次的作物熟期,常见的水稻、冬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作物均能良好生长。

至于暖温带,积温在3400℃至4500℃之间,作物熟期可能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等。

中温带寒温带则因积温低于一定数值,通常为春小麦、玉米、大豆及甜菜等作物提供生长环境。

我国的高原气候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其生长期及作物熟期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图1(未展示)展示了温度带的分布及相应的种植制度。

  • 二、植被类型概述

因其辽阔的疆域与多样的气候类型,拥有丰富的植被类型。

主要包括八种植被类型,不同温度带拥有各自独特的植被:

热带拥有热带雨林或季雨林;

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温带包括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针阔混交林及寒温带针叶林。

青藏高原则以其独特的高寒植被而闻名。

图2(未展示)展示了的植被类型分布。

细究等温线偏移之秘

等温线的偏移反映了地形的变化和气候的差异。

比如,图中北部山峰与南部低地的对比显示,0℃等温线向高海拔地区偏移并向北移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暖温带,向北偏移即意味着向暖温带偏移。

不同植被类型如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的等温线偏移也反映了植被随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 三、山脊与山谷的辨识

本节将引导大家如何通过等高线来区分山脊与山谷。

绘制山脊线或山谷线,并垂直于此线作辅助线,与等高线相交。

接着,比较辅助线两侧的海拔高低。若中间高两侧低则为山脊;反之中间低两侧高则为山谷。

如图所示(图4未展示),标明②地为山脊,③地为山谷。

【温馨提示】每晚20:00,与我们一同开启地理学习之旅,一题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