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之歌
随着时光流转,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平安夜。提及这一节日的旋律,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出那首源自奥地利的宁静悠扬的《Silent Night》(中文译作“平安夜”)。
与其它欢快热烈的圣诞歌曲不同,这首《平安夜》所传达的是一份淡泊的宁静。沉浸在这首歌中,就如同徜徉在飘雪的夜空下,看着繁星点点的灯火,体验着由琉璃折的慵懒光晕,似乎能够嗅到微凉的雪花带来清甜的宁静,它轻柔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灵。这首歌曲深受全球各地的喜爱,也是被录制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
至今为止,这首圣诞歌曲已被翻译成超过300种语言和方言,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背景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将《Silent Night》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彰显了其作为全球和平的象征性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Silent Night》的背后故事。
约瑟夫·莫尔与歌曲的诞生
在1792年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编织女工安娜·朔伊贝尔与一位士兵所生的私生子因种种遭遇被称为约瑟夫·莫尔。尽管命运坎坷,但莫尔仍然心怀善意,为弱者、穷人和孩子们奉献自己。在他23岁时,他成为了奥伯恩多夫小镇的牧师助理,并结识了邻镇的弗兰茨·克萨弗·格鲁贝尔。
一次圣诞前夕的偶然机遇中,莫尔和格鲁贝尔发现管风琴出现故障。就在众人陷入困境时,莫尔想到了自己曾经创作的以《路加》为灵感的赞美诗“受享荣福于天,良人受享太平于地”。这首诗传递了爱与和平的呼唤。
于是莫尔便以这首诗为基础创作了《Silent Night》,并将之交给了格鲁贝尔。格鲁贝尔深受感动后谱写了曲子。由于管风琴无法使用,他们决定用吉他来伴奏。
第二天这首歌就在萨尔茨堡附近的小镇里演唱了。最初的歌迷仅是参与简单聚会的船工及其家人。
之后,《Silent Night》在德国、乃至世界各地传唱开来。不论是否,无论身处何方的人们,都能对这首歌《Silent Night》耳熟能详。
圣诞节的休战佳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的平安夜里,远战两边的士兵通过收音机听到了奥地利歌星奥莉丝·舒曼演唱的《平安夜》。这熟悉的旋律让士兵们放下紧张敌意,共同唱起这首歌。他们用多种语言交流、分享食物、和纪念品,共同庆祝圣诞节的到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圣诞节休战”事件。
以此为背景的电影《圣诞快乐》更是将这一故事呈现给了世人。
奥伯恩多夫小镇的纪念
为了纪念这首世界名曲的诞生地——奥伯恩多夫小镇,这里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个小镇见证了两位年轻人对音乐的热爱与贡献,也传承着关于爱与和平的美好故事。
《Silent Night》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份跨越国界、传递和平与爱的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