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健的意思
形拳之法,由主拳与副拳巧妙融合而成。主拳以稳实的步法为基础,保持后脚不离地面的绷蹬之势,仿若虎步之沉稳。副拳则注重快速灵活的步移,如前腿牵引后腿,后步紧跟前步,敏捷而协调。主副拳法的协同精练,构成了完整的形拳,亦是对心意拳的深化与升华。
龙,乃是思维空间中的神话之兽,仿佛能够翻云覆雨,游走于水之深宫。龙之骨法灵动有致,取其傲然之姿与矫健之势,依循一条纵线,其行进之态自由而磅礴。龙形拳虽无腾跃之姿,但其动作开合有度,起伏之间,“爪”、“腿”相融,“抓”、“蹬”一体,一腿出击,威慑之感油然而生。花形拳法的神韵则主要体现在“蹬”的技巧上。
内容与练法详述
龙形拳由“蛰龙”与“老龙潜道”两势相合。蛰龙配合“龙行步”,演练时精神抖擞,姿态傲然。老龙潜道则以“卧龙步”相衬(亦称地盘步),显露沉稳与从容。蛰龙以腿为主攻,出其不意地用腿阻截或击打对方;老龙潜道则以钓拽为要领,一钓一拽交互运用,使对方失重或失衡。
具体演练过程如下:以右龙形拳为例,先上左步微曲支撑身体,随后从怀中蹬出右腿,向前上方冲击,手呈曲指爪状,腿向对方胸(腹)部蹬出,同时右手扣住对方手腕,左手护在右肘部。在腿手相扣之际,两替动作,右手拉回,左手出击对方肘部,腿猛蹬向前冲势,手猛拉形成后拽之势,两势合一如分尸状。随后,身体微调,前进前腿,右手单击对方胸(腹)部,左手收回至处,呈单手推击之势。接着转入老龙潜道,以单推之势迅速旋腰下旋,扭捩呈盘坐状,盘腿时右臂内扣往下拽,左手出击对方肘头。紧接着迅速旋起,在起势击右手推托对方胸部,左手拉回至处,再次呈单推之势,此为龙形拳的完整演练过程。
劲力与特色解析
龙形拳之所以呈现傲然神态与矫健姿态,源于其动力浑然与独特之处。劲力作为拳法之魂,在龙形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神灵与威严在拳法形态中得以充分体现。龙形拳的劲力表现为两大相反相成的力量融合:(1)前冲与后拽劲力协同作用。蛰龙部分使用中性劲力上冲对方胸部,形成重击性拳法;而老龙潜道则运用下拽动力使对方后仰失重。(2)跟补与连环劲力相互补充。一势之用后紧接着另一势的补救之法,形成连续而富有变化的攻击模式。
龙形拳的特色在于手法巧妙与用意隐密。其手法包括膊腿同用与手脚齐动,反向撕拽为第一妙;而老龙潜道则顺人之劲往下拽后借力送出为又一妙。此外其用意深奥莫测让对手防不胜防。
用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