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繁体字怎么写
近日,在浏览我的头条号《张公解字》的文稿时,有位读者留言,对许慎的《说文解字》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中九成以上的解释并不准确,现今国人所用多属误用。我虽不能完全认同其过于偏激的观点——尤其是无法从统计学角度证实其90%的论断,但大体上,我对该读者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此前我所解的字,若有读者认同我的解读方式,则说明许慎先生的解说或有所遗漏。为给许慎先生留些薄面,今日挑选一明晰无误的字来分析,以此避免产生过于直接的反驳。
便以“万”字为例来谈。“万”字在现代语境中是数字的象征,代表无数或极大的数量。因其所表达的是抽象概念,故在造字时不能采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而应是假借而来。也就是说,“万”作为数字的意义并非其本义,那么它的原始意义又是什么呢?出乎意料的是,它原本的形象意义竟与一只蝎子相关——是一个象形字。
需说明的是,“万”作为数字符号,其繁体形态为“萬”。“萬”方为其真意所归,而“万”则是一个简化的无理字。
先来探究“万”字的演变历程:
“万”字的演化过程。
显然,“万”字最初即为描绘蝎子的象形字。而后为区分意义,又造出“蝎”字,因“萬”被借用后未归还其本意。
为何要借用“萬”来表多的“万”这一概念呢?让我们查阅《说文解字》以探求其缘由:
说文解字之探究
在《说文解字》的“禸部”中,“萬”字的解释为虫类所指。其字形从厹而来,保持了象形之态。
许慎的解释较为简略,但后世的注解则更为复杂。例如在《说文解字注》中便详细注解道:“萬为虫名之字,被假借为表示十万之数,然而在假借后久未归还本意,使得学者对其原始意义感到困惑。在唐人的用字习惯中,将'万'简化为现在所见的字形,使其与原本的'萬'字有了明显的区别。”
提及“万”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形态,虽已难以辨识其具体含义,但或许与古代中的万字符“卍”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这一符号蕴无穷无尽的意义,至今在藏传佛教中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萬”到“万”的简化过程——与其说是简化,更像是“萬”字的消亡。因为两者之间并未保留字形演变的逻辑关系。原来就存在“万”字这一简略形态,只是后来人们为求书写便捷而直接借用“万”,不再使用完整的“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