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诗词的修辞手法(倒装)及词牌《风入松》释义
一、修辞手法——倒装
(一)概念:
倒装,又称“颠倒”,是古人在写文章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句的语序进行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古汉语的句子成分在正常的情况下,有固定的排列顺序,但在特定情况下,词序会进行变动。当词序在表达时故意调整顺序,以达到特殊效果时,就称之为倒装。
(二)分类:
1. 倒词:指古诗词中某些词语颠倒的现象,主要有四种: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例如:
主谓倒装:“簌簌衣巾落枣花”正常语序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突出了枣花飘落的状态。
2. 倒句:指诗词中相邻两句互换顺序的现象。
(三)为何要使用倒装:
使用倒装一方面是为了押韵和平仄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叙述手法上的单一,使原本生硬的句子和文章灵动起来。通过调整词序,可以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创造出新的意境。
二、词牌《风入松》释义
【一】词牌渊源:
《风入松》词牌押韵有平仄两体,正体为平韵格。此调以晏几道词及吴文英词为正体,其句式、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正格《风入松》双调七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其句序、句式、押韵都有规范要求。
【二】格律规范:
《风入松》的格律规范包括句序、句式、押韵、对偶等方面。其中,上下片的句式结构、押韵规律以及对仗句的运用,都使得这一词牌具有独特的声韵美和节奏感。
【三】词牌特点及声情特点:
<风入松》的主旋律是仄仄平平,通过特殊的句式和韵脚布局,形成了和缓、舒展的声情特点。通过强调句型和上下结拍的对仗句,提升了词的意境。
【四】填词练习:
根据提供的范本,可依晏几道或吴文英的体格进行填词练习。作业中要求歇拍或结拍至少有一组对仗句,这有助于锻炼对仗和押韵的能力。
以上仅是对诗词的修辞手法(倒装)及词牌《风入松》的基本解释和练习建议。在实际填词过程中,还需深入理解每个词牌的特性和规范,才能创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作业布置:
参照上述解释及附带的例子,尝试填写《风入松》词牌,以中秋节为主题的填词作业。要求注意词牌的句式、押韵等规范,并在歇拍或结拍处运用对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