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马一个南打一成语
这是一座蕴独特魅力的城市,其名气虽未大肆张扬,但每一个到访者都会被其内在的韵味所折服。
这里,不仅有令人垂涎欲滴的螺蛳粉,还流传着后人对柳宗元“种柳柳江边”的赞美。这里曾是岭南的边陲之地,虽无绝世山水,却因自然的雕琢而成为了一座“盆景”之城。
三江四合,绕城如壶。在柳州,潜水爱好者无需远行,便能在家门口与稀有的淡水生物桃花水母相遇。这种对水质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生物,能在柳江中繁衍生息,正是柳州优秀生态环境的证明。这座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地表水质多年排名全国领先。
广西盆地中的柳州,坐落于壮美的喀斯特群峰间的桂中盆地。龙江、融江和洛清江在柳州境内汇成柳江,使得柳州成为拥有三江水运之便的重要城市。早在汉代,因水流湍急而得名的柳江逐渐演化为现今的名字,柳州也由此得名。
登上高处,放眼望去,柳州城内大小石山分布,鱼峰山尤为著名。自古以来,柳州就有对歌的传统,民间歌王刘三姐的传说也与此地息息相关。
柳州的闹市区中,金色的建筑背后隐藏着一段6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与出土的波斯陶器残片共同见证了柳州与东亚、西亚等地的贸易往来史,它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货物流通至内陆的重要节点。
徐霞客曾在公元1637年造访柳州,对其繁荣的商业城市和雄壮的城楼留下深刻印象。历经六百余年风雨的城楼至今仍屹立不倒,是柳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时期,柳州商业繁荣,工商业发展迅猛,成为广西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走在柳州街头,仿佛走进了一片多彩的水果海洋。这里的水果切块搭配辣椒面和泡椒、香醋等调料,形成独特的广西风味。这里的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水果的自由,这一切得益于千年之前一位唐代的文人——柳宗元。他引种优质水果到柳州,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富的果实。
柳州的公交系统也十分贴心。两条螺蛳粉特色公交专线为游客提供方便,让他们能够轻松品味地道的螺蛳粉。在侗族村寨中,还有风雨桥的人畜分道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而今,通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成为了柳州工业腾飞的新引擎。建成及在建的跨江大桥达20多座,使柳州赢得了“桥梁博物馆”的美誉。这些桥梁由本地企业如柳钢、柳工等参与建设,展现了柳州的工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