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打一作家名字


编者寄语

文本研读

文本一:

“阳历年”之称,究竟有何含义?即便名曰“元旦”,亦难掩其为传统年节的本质。听那录音机、电视机的响声,进口的何物都比不上我们人真正的新年。在农历正月初一,新岁之始,万象更新,这才是我们所熟悉的、所珍视的年味。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转得欢……眨眼间到了大年初五,人们常说“破五儿”,又是一个吃饺子的日子。人间烟火,不过如此。在欢庆的节日里,人们尽情享受,吃喝玩乐,时间过得飞快。酒足饭饱后,工厂上班的日子又来临了。

冷占国,这个与工厂紧密相连的名字,提前二十分钟出了门。他一直对“以厂为家”、早来晚走和加班加点的做法持有异议。他深知,工厂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是否足够努力,而在于管理的方式和效率。他从不主张无谓的加班,但倡导实干。他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为工厂的未来担忧。

作为总调度室的他,职务虽小却责任重大。他为人正直,不畏,只求实事求是。他的铁面无私让人们敬而远之,但他的内心深处却藏着对工厂的深深忧虑。

今日是“破五儿”,他的内心早已燃起火气。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压力,他知道这个月的生产计划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年前的奖金发放虽然让员工们过了一个肥年,但未来的路该如何走,重担仍旧压在他的肩上。

马路上的清静与他内心的波澜形成了鲜明对比。他骑在自行车上,思考着人们的钱从哪里来,为何工厂越来越紧张而大家口袋里却越来越富裕。他虽不花冤枉钱,但面对工厂的困境和社会的变化,他仍需思考和调整。

重机厂如同一座钢铁城堡展现在他的面前,其中包多少心血和期望。想到这里,他的内心越发气愤。他想起了那片他为之奋斗的土地和他的使命——要让这个工厂真正为国效力。

越想越气,他猛地低下了头。

在一片“拜年”声中,这本书被编纂完成,名为《拜年》。

如今,“拜年”的形式和内容虽有所变化,但依然可以见证人们的情感交流、关系维系和社会现象。通过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我们不也可以洞察当代社会关系和人的灵魂吗?

(节选自《拜年·自序》)

蒋子龙的作品《拜年》正是通过对冷占国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展现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