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汾河填空


若你未曾踏足山西,

又怎能理解它的独特魅力?

山西,土地厚重如太行山脉。

是绵延不绝的黄土,承载着历史的痕迹。

是黄河波涛中沉淀的古老文化。

是方言中依旧保留的古汉语韵味。

每一寸洪洞大槐树下的土地,都蕴藏着文明的脉络。

只有亲脚踏上山西的土地,

才能感知到生命的深度与厚重。

欢迎你,山西!

地大物博,风光壮美。

东依太行,西临黄河,勾勒出它的地理轮廓。

这里的每一县都有山,山峦起伏,占据了土地的三分之四。

太行山,自古险峻,千骑欲前,群峰如削。

吕梁林壑幽深,层峦耸翠,冰瀑悬挂。

壶口瀑布,黄河奔流至此,飞流直下,骇浪翻滚。

汾河,作为黄河的二大支流,是山西人的母亲河,滋养着这片土地。

人文荟萃,遗迹众多。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古建筑如五台山、云冈石窟、应县木塔等,都是穿越历史的见证。

平遥古城,中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朴稳重。

乔家大院,砖石木雕的传奇,书写了一代晋商的故事。

说到山西,怎能不提面食?一块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变幻万千。

大同刀削面棱角分明,莜面栲栳栳、擦等各具特色。

黄米油糕、枣介糕甜而不腻,豆面抿尖则是一道点睛之笔。

即便是粗粝的高粱面,也能在红面擦尖、夹心面的精细工艺中焕发新意。

山西人对面食的热爱深入。来两盅汾酒,夹几片平遥牛肉,

蘸一蘸老陈醋,尝一尝稷山麻花,都是地道的山西味道。

今日的山西正在转型发展,充满活力。

作为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山西的外送电量位居全国前列。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装机占比高,绿电外送位居全国之首。

山西正在向新而行,生产出世界最薄的手撕钢。

太重集团制造的起重机展现了的制造风采。

山西也在向绿而行,开展“两山”绿化,“七河”“五湖”保护。

运城庄上村成为“零碳村镇示范村”,华北豹种群数量也在增长。

山西的交通四通八达。驿桥兴建,山河飞渡。

大西高铁开通后,“千里一日还”成为现实。

中欧班列从山西出发,通达16个的48个城市。

太行山见证了山西的稳重踏实,汾河水诉说了山西的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