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大全


活动宗旨:

旨在培养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中不同声音的探索兴趣,同时通过玩乐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声音的强度变化。

活动准备:

准备材料包括PPT、每个孩子椅子下放置的塑料小瓶、以及四个小盆和若干黄豆。

活动流程:

(一) 感受生活中的声音

1. 引导开场: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为何于此吗?(因为我们要一起寻找和探索最灵敏的耳朵!让我们来一场声音的冒险吧!)

2. 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是宝宝的还是大人的笑声?

3. 继续播放公鸡:那如果我们想要叫醒一个宝宝,可以请哪个小动物来帮忙呢?大公鸡是如何叫的?(喔喔喔喔)

4. 启发孩子思考:除了公鸡,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发出声音叫醒宝宝?

5. 继续播放洗手声音:宝宝在做什么?洗手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6. 引出汽车声音:宝宝要去哪里了?汽车在路上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二) 让空瓶子“歌唱”

1. 提问孩子:瓶子会发出声音吗?如何让它发出声音呢?(通过装入物品使瓶子发出声音,教师倒出黄豆来证实)。

2. 小结:当我们或摇动瓶子的不同部位时,它就会发出声音。

3. 操作环节:孩子们,你们也来试试让你们的瓶子唱出美妙的歌声吧!(教师指导孩子们用瓶子装豆子并摇动,发出不同的声音)。

4. 发现声音的奥秘:为什么我们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就不同)。

5. 游戏环节:《大猫和小猫》:孩子们,现在让我们来学大猫的和小猫的,用瓶子作为乐器,摇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吧!(音乐伴奏,重复两次)。

(三) 延伸活动

教师神秘地展示一个装满黄豆(或两颗)的透明瓶子:咦!这个瓶子宝宝还有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它的秘密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生活背景为出发点,通过听辨生活中的不同声音,引发了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在自由探索中,幼儿发现了声音的轻重与装豆子多少的关系。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科学探索与音乐活动巧妙结合,动静交替,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在今后的科学活动中,要注重材料的准备和明确的活动要求,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科学认知。

作为活动的者,我们需要在每一次的科学活动中思考:如何将具体的生活经验与幼儿的科学认知相结合,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