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耍朋友吧


渝中区的静谧之角——重庆公园的相亲一隅

位于渝中区新华路繁华的电器一条街背后,隐藏着重庆公园的宁静与古朴。虽然它不是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标,但这座始建于1929年的公园,却是重庆的开篇之作,历史的长河见证者。从碑上承至渝中,至望龙门旁流淌而下,形成了一道独具山城特色的垂直公园。

重庆公园的声名并非源自其悠久的历史,而是因为这里设立了重庆主城规模最大的相亲角。

在重庆这座摩登都市的高楼间,忙碌的都市人正以专业姿态展示着产品,而在这背后,或许是公园里父母们正手握写有子女信息的A4纸,如同推销商品一般,努力为孩子们寻觅合适的伴侣。

我曾偶然路过此地,发现传说中的相亲角并非传说中的模样。第一眼所见,我竟仿佛置身于一个繁忙的市集之中。

古老的树荫下,人群涌动,如潮水般翻涌。持纸的大爷大妈们仿佛市场中的商贩,详细记录着每一位征婚者的信息,不论是纸扇还是提包上,都能见到征婚信息的身影。男男们在人群中相互审视,交流中不时有大爷大妈举牌询问。这一幕幕仿佛乡镇的赶集场景再现,只是交易的“商品”换成了他们的儿女。

据悉,这一相亲角最初兴起于洪崖洞,随后辗转于罗汉寺,最终扎根在这片绿地之上,成为主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的相亲活动每周两次,周六上午是父母们为儿女寻觅良缘的专场,而周日的场次则更多是大爷大妈们为自己寻找伴侣的舞台。

随着名声的扩大,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加入这个相亲角,为这片绿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在这里,“征婚”的字眼随处可见,而听到最多的无非是工作、房子、户口、职业、离婚史等现实条件。

这背后不仅仅是父母的急切与焦虑,更是对现实婚姻市场的深刻洞察。他们将子女的婚姻看作一场条件的谈判与交易。而这样的相亲角并非重庆独有,上海、成都等地的“公园”也同有此景。

在相亲角中,老年人成为了主角,而年轻人则多保持距离。有的对父母的举动一无所知,有的则选择视而不见。在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年轻一代与为子女未来殚精竭虑的父母之间,两代人的价值观似乎难以达成共鸣。

我遇到一位35岁的网管小张,因性格内向尚未找到另一半的他面对父母的这一举动起初愤怒不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选择了接受并偶尔接触父母推荐的对象。面对婚姻的看法他表示:“宁愿保持单身也不愿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