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在说什么
动物心声的遗篇与思索
来自消逝动物的声音动物之信系列
绘者:王
版本:耕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秋意盎然
心灵哭泣的海豚的求援。
化身讯息的孔雀鱼在集体凝聚。
追求美之美的孔雀的遗言。
我们身处一个以“人类中心”为视角的世界。当我们的祖先从庞大的动物中脱颖而出,便有了“人”的诞生,而为了区分其他生物,他们被冠以“动物”之名。儿童作家常立以其独特的视角,创作了《动物来信》,打破了界限,将“动物来信”作为主题,以想象力扩展了“崇高”和“美”的边界。
文学与科学的交融之桥
《动物来信》系列不仅以多种纯文学形式回应了自然科学的问题,也展示了“文学”与科学在终极价值探索上的密切联系。它以科学美文之外的多种形式,探讨了自然科学的诸多议题。
从序言开始,便预示着这次文学与科学的共同探索之旅,同时也透露了作品的价值取向。
以互文与反讽为写作的技艺
在《动物来信》中,经典文学文本的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如《熊猫致儿子的信》中借鉴了陶渊明责子的传统,《白鲟自题墓志铭》结尾引用了张岱散文的风格,而《黑天鹅致荷兰探险家威廉·佛拉明》则向莎士比亚致敬。
读者在阅读时,越是熟悉经典文学作品,越能从中获得丰富的阅读。
艺术与哲学的双重反思
在《来自灭绝动物的信笺》中,邓氏鱼作为远古海中的霸主,其信中的猎杀美学不仅展现了其生存策略的失败,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荣耀而死的战士形象。
在复杂的审验中,读者对物种的消亡会有更深的感触。
生物演化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生物演化的历史是群像、常规、法则和的选择过程。而《动物来信》则尊重生物真实的基础上,传递了现代文明价值观。
故事中展示的各种生物因环境变化而做出的生存策略调整和最终的命运安排,无不提醒我们生命世界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交汇。
呼唤对“为美而美”的保护
作品中所赋予动物生存方式的价值意义背后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人类对生活美学上的期待。它是文学追求内在的要求——对超越功利生活部分的咏叹。
探索失败者的诗篇与传记
通过这些动物的信件,我们不难发现它们背后的社会、人类问题的映射。
美洲野牛给印第安科曼奇首领的绝笔信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文学在面对文化冲突时所展现出的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