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这首诗的意思
七夕起源
七夕节,古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等,是中间传统的盛大节日。它源自于星宿崇拜,特别是由对七姐的祭拜活动演变而来,因在农历七月七日晚上举行祭拜“七姐”的活动而得名。
民间习俗
七夕节不仅是祭拜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象征。这个节日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背景,祈福、乞巧和爱情是其核心主题。在这个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中,流传着多种习俗。
1. 对月穿针
七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清扫庭院,年轻妇女和姑娘们会地向织女星跪拜,祈求她保佑自己心灵手巧。之后,她们会拿出五彩丝线和银针,进行对月穿针的比赛,谁先完成就被视为“巧手女”。
2. 晒书晒衣
古时的人们选择七夕这天晒书、晒衣,据说是可以避免书籍和衣物被虫蛀。他们认为七月七日天门,阳光强烈,尤其是龙王爷的“晒鳞日”,所以常常在这一天晒衣服和书籍。
3.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传说中,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见到织女,让牛郎剥下它的皮,驾着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奉献,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4.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一种变体。人们准备一只面盆,倒入“鸳鸯水”,经过一夜的露天放置,第二天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
5. 喜蛛应巧
这是一种较早的乞巧方式,将蜘蛛装于盒内或用碗覆盖,根据一定的标准观察蜘蛛的行动来判断是否乞得巧。例如,如果蜘蛛结网且网丝密集,则被视为乞到了更多的巧。
6. 种生求子
人们会在七夕前几天种下小麦、绿豆等作物,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祈求得子得福。还有的地方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以此祈求好运。
7. 拜魁星
魁星是古代神话中文章兴衰的神,古代学子特别崇敬魁星。七夕这天,人们会拜祭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8. 拜织女
少女们会在案前焚香礼拜后,围坐在一起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等。
七夕诗词
《秋夕》
(唐)杜牧
秋夜的红映照着冷清的画屏,
轻罗小扇轻扑着流萤。
天阶的夜色如水般清凉,
我观看牵牛织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