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山涧填空
从乌龙山大峡谷方向行进十多公里,穿越桂塘镇老街的界线,踏上一座平板桥,沿着小溪之畔的公路往上走,便进入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地方——古道溪。
古道溪不仅是一条溪流的名字,还是桂塘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对于这个地名,我曾进行了一番考证。翻阅《龙山县志》和《龙山县地名录》,并未找到相关记载。于是,我走访了村里的一些老一辈人。
他们告诉我,过去的桂塘地区,交通不便,不通水路,也不通公路。距离桂塘最近的河码头是贾市和里耶。外地的货物如盐巴、布匹、五金等,得由人力肩挑背驮运进桂塘;而桂塘的粮食、桐油、五倍子等农副产品和材又得用同样的方式运出去,都要经过这条古道。
从这里沿溪而上,翻过大洞坡,经过毛坡独岩、猛洞沟,再到马石堡、咱果坪,挑夫、马帮来往于这条崎岖的小路上。夕阳西下时,看到沿途山寨的吊脚楼里冒出的袅袅炊烟,总会勾起行人的乡愁。这美丽的风景也为桂塘一带的文人提供了灵感,他们从马致远的《秋思》中汲取诗意,为这条小溪取了“古道溪”这个名字。
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达,古商道已废弃,但偶尔仍可见在乡间小路上行走的马帮。古道溪是明溪的一条小支流,汇入明溪后注入酉水。它发源于牛飚库,地形从山地到丘陵再到坪坝,溪水从山涧冲出,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乡间小路上行走时,时常能见到驮运碑岩、砂石和木料的马帮。这里的人们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山上森林密布,四季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春来桃花李花、油菜花绽放;夏日秧苗葱茏、绿色森林连成一片;秋收时节稻谷金黄一片;寒冬雪后袅袅炊烟升起。四季更迭的古道溪如画一般美不胜收。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十分重视教育崇尚读书耕读传家。多年来培养出众多大中专学生公职人员以及教授级高级知识分子等优秀人才。
此外古道溪还有许多神秘的传说和历史遗迹如三脚岩、洞山水库等。三脚岩因其特殊的地形和云雾缭绕的景象而闻名;而洞山水库则是时期数百村民奋战一冬所建形成壮丽景观。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古道溪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古道溪的文艺人才也颇为丰富村里有多名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书法家协会会员以及省作协会员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发扬着家乡的文化为古道溪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