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图片
蜂窝性炎会导致皮肤出现广泛的水肿和红斑现象。
文/中西医蔡易昌
一位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进诊疗室,她对医生说:“医生啊,请救救我的脚吧!”原来她是一位长期患有糖尿病的病人,由于血糖控制不当。当她因蚊子叮咬而引发的皮肤被抓破后,小腿迅速变得红肿热痛,这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细菌感染——蜂窝性炎。
蜂窝性炎是指当细菌侵入皮肤皮下脂肪层后所引起的感染。从显微镜的角度看,皮肤的皮下脂肪层结构类似蜂窝状,因此将此感染称为“蜂窝性炎”。
当细菌侵入皮肤皮下脂肪层时,会导致局部发炎、肿大,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皮肤大面积水肿和红斑。患者还可能伴有、畏寒、全身倦怠以及关节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甚至需要截肢,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畏寒、身体乏力以及关节疼痛等。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蜂窝性炎呢?
以下人群需特别警惕:
1. 抵抗力较弱者:如老年人及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
2. 血液循环不良者:包括肥胖人士、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肝功能较差的人。
3. 经常刺激皮肤者:如爱挤痘痘的人或经常穿不合脚的鞋子的人。
对于蜂窝性炎的治疗,通常以抗生素为主,但若患者存在局部血液循环差或免疫系统低下等问题,如糖尿病或肾脏疾病患者,则可能面临抗生素效果不佳的情况。当病情严重到形成脓疡时,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和清创处理。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要截肢等手术。
肥胖、心血管疾病患者等属于蜂窝性炎的高危人群。
在中医治疗方面,通常会先使用清热解毒的草来缓解的肿胀和发炎情况。接着使用凉血草来引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做出正确反应,从而消灭细菌。对于因糖尿病、肾病或其他免疫低下导致的伤口不易愈合的情况,单纯使用抗生素往往难以治愈。中医会先调理身体,改善局部气血循环,进一步促进生肌长肉和修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抗生素的肠胃刺激副作用,还可以避免抗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