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孩为什么吓人
日前与友共叙茶香之时,友人偶得一趣闻。话闻某小区物管遭遇业主投诉,声言邻居家有争执之声,打得不可开交。
小区物管以专业之姿,淡然询问乃男打女还是女打男。此言一出,引人深思。
友人笑对伴侣述此新闻,戏谑道,此或为重庆之事?他乡之人怎可质疑重庆男子被家暴之事?
其伴侣则以白眼回之,道:“重庆妹儿虽内心坚韧,非外在强悍也。”
友人来自北方,已居重庆数载,其伴侣更是典型的重庆妹子。
她热情如火,言语虽直率,但实则“刀子嘴,豆腐心”。
友人常言,重庆的“耙耳朵”(意为怕老婆的男人)甚为流行,传染力极强。
外界有言论称重庆女子貌美却“凶”。其实并无恶意,非指她们。
仅因她们语速快捷、嗓音洪亮、情感表达直接。
提及此时情境,友人眼露回味之色,显露欣赏之意。
我遂问及:“辣”的重庆火锅合君口味否?
答曰:“辣!”
再问:“还想再食否?”
答曰:“想!”
似乎“凶”“辣”已成重庆女性的标签,但“辣”字生动描绘她们的性格。
她们说话直截了当,不矫揉造作。果断利落,遇不公则出手相助,毫不手软。
那么,重庆女性何以如此敢说敢做?究其根源,乃地域特色与精神富养铸就。
汉学家费正清曾俯瞰重庆,形容此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之地。然重庆人祖祖辈辈于此山城中度过,历经战乱与生存之困,女性与男性并肩担当,撑起半边天。
加之重庆地质多岩石、开山造路之艰难,赋予了重庆人坚韧与吃苦耐劳的性格。而重庆女性则是这岩石开出的花,柔美中透出坚毅。
重庆多水,给予了女性张扬中的柔美之气和善良。
岁月流转,时代赋予了重庆女性独特的性格底色。加之重庆话发音硬直、字字铿锵有力,更加突显了其特性。
如今之重庆家庭多以女性为家庭中心,“耙耳朵”习惯蔚然成风。在3.8妇女节之际,有公司更给女员工放长达六天假期。
数据显示:重庆女性较全国其他城市女性更为独立。她们在家庭和工作中都能独当一面。
经济独立为她们提供了自信与自由选择的权力。她们既享受当下也不忘居安思危。
提及“凶”,也许是你只看到了她的责备之词,“你还知道回来啊”,而未看到她整夜未眠的担忧。
亦或你只听到她对受骗朋友的不满,“你真是脑壳进水了”,而未看到她如何帮助好友度过难关。
有时她们的“凶”只针对她们所爱所护之人。
如果重庆女人对你和颜悦色,那意味着你尚在她的名单之内。她们就像山茶花一样,在寒冬中娇俏绽放。
音乐人左小祖咒的歌曲《重庆女人》中赞誉了重庆女性的魅力:“她是一个令人动魄的女子,常把我喝翻在地,她是一个可爱的重庆。”
如此可爱的重庆女人,她的“凶”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