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年龄约有多少亿年
大家好,我是袁岚峰。你是否惊讶过你的年龄一下子增加了130亿年?如果听说过这样的说法,那么你对数学和天文学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位传奇的匈牙利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他经常说:“当我年轻时,人们说地球年龄是20亿年。现在,科学家们说地球年龄是45亿年。那么,我已经活了25亿年了。”这种有趣的算法让人忍俊不禁。
最近,同样的事情似乎在我们所有人身上发生了。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Rajendra Gupta发表了一篇令人的文章,指出宇宙的年龄实际上是267亿年,而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137亿年。如果按照埃尔德什的计算方式,我们每个人的年龄都增加了130亿年!
但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学术界是否接受了这个观点?答案很明确:这个观点并未被广泛接受,仍只是个别学派的看法,远未改变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要延年益寿的朋友们,还是应当注重健康锻炼,而不是寄希望于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假设。
接下来,我将基于我的科大学妹周思益博士在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撰写的文章《267亿年:宇宙一下子老了130亿年? | 蔡嘉琪》,为大家介绍这件事背后的科学原理。
我们需要了解主流的宇宙年龄是如何得出的。其实宇宙有个年龄这一概念本身就令人惊讶,许多人曾认为宇宙无始无终,如同康德的“二律背反”。但观测事实告诉我们,这种观点并不准确。
例如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夜晚为什么是黑的?”这个问题乍一看可能不是问题,但深入思你会发现它包含深刻的意义,它被称为奥伯斯佯谬。如果你能真正理解这个问题与宇宙年龄的关系,说明你有很强的思辨能力。
对宇宙年龄最有名的证据是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哈勃通过观察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发现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证明了宇宙在膨胀。从这个定律我们可以估计出宇宙的年龄。
那么,加拿大科学家的新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呢?这涉及到两个非主流的假设:累光理论和耦合常数非恒定不变。累光理论认为光的性质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导致观测到的红移并非因为宇宙膨胀。而耦合常数非恒定不变则是一个更激进的假设,认为物理常数会随时间变化。
基于这两个假设,Gupta重新计算了宇宙的哈勃常数,得出了新的宇宙年龄。但这两个假设都面临许多挑战和质疑,难以被主流科学界接受。这个新观点虽然引发了热议,但并未改变我们对宇宙的基本认识。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尊重非主流理论的存在。但如果有人提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证据来我们的认知,我们还需要谨慎评估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毕竟,真正的科学进步需要严谨的实验验证和广泛的学术共识。
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的年龄是多少,无论宇宙的年龄是多少亿年,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这就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共同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