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无土栽培稻谷技术
农场的水上丰收:水稻在水上盛开
中新网湖州消息,10月11日,浙江东林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景象。在这片被誉为“水上田园”的地方,成排的水上无土栽培水稻,宛如金的波浪在浮摇曳。摄影者施紫楠用镜头捕捉了这一动人的瞬间。
这些被称为“水上稻”的水稻,种植在水中的谷粒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这是由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研究成功的新型立体水稻种植模式。通过特制浮床,水稻的根系得以在水中生长,吸取自然的养分。
浙江东林的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为“水上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2019年,秋粮家庭农场主蔡秋良在这片丰饶的水域引进了“水上稻”技术,开始了试种之旅。如今看来,试种成果显著,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振奋。
74岁的李必湖专家亲自来到现场,看着这片金黄的稻田,心中感慨万千。他一直在思考,人口众多,耕地却在不断减少,未来的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而“水上稻”似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早在2008年,李必湖就开始探索“水上稻”栽培模式。在水上种植稻谷,水下养殖鱼虾,这种新型模式在湖南怀化首次试验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的几年里,“水上稻”逐渐在多个省份进行试点并广泛推广。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水上稻”栽培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今,它已具备净化水质的功能。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天然的肥料,同时也促进了水质的改善。
据了解,东林的“水上稻”预计每亩可生产800至1000斤大米。阳光下,农场的雇工们挥舞镰刀,收割着沉甸甸的稻谷。这一片金黄的水上稻田,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展现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