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调开久了会怎么样


人们常使用“热如三伏”、“冷如三九”来形容极端天气,尤其是当严寒袭来,人们往往形容其为“冻成狗”的时刻。

虽然的冷空气南下的模式似乎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每当冷空气真的袭来,人们仍然会感受到那股刺骨的寒冷。窗外飘着的雪花,提醒着我们,是时候为自己“加热”了。

说到取暖,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法宝,如暖气、空调、取暖器等。但在冬季取暖的“内卷”中,选择哪种供暖方式并不是那么简单。

如今,尽管许多家庭都安装了空调,但在冬季,有些人仍然选择使用电暖气取暖。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更多的是因为空调制热的某些“硬伤”。

近期,《我不能恋爱天》的热播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其中的话题——冬天空调制热太难用了!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空调制热的那些“不为人知”的雷区。

雷区一:空调制热电费高,使用成本让人心疼。

空调的制热效率确实很高,但高耗电量也是大家深有体会的一点。许多人会选择在空调制热中开启ECO模式以节省电能,但即便如此,空调的耗电量依然惊人。普通家用空调的电热管功率多在1.5kW-3kW之间,使用一小时的电费在1.5-3元之间,这个价格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较高的。许多人宁愿购买电暖器也不愿意开启空调。

雷区二:空调制热有干燥感,久待不适。

在空调制热的过程中,室内空气被不断送入空调内部进行加热,冷暖气交换后再将热空气送出,这样会导致空气湿度降低,加重空气干燥的问题。当空气湿度低于30%时,待在空调下的人们会感到皮肤干燥、干涩、鼻腔不适。这也是许多人选择使用电暖器的原因,简单取暖,舒适度高。若不想感受空调制热的干燥,可以在室内放一台加湿器来解决问题。

雷区三:空调制热效率低,开机后需等待。

冬天的寒冷来得又快又急,当人们真正感受到冷空气时,就会迫不及待地希望借助空调来反转温差。空调的制热效率较慢,是大多数人容易忽略的问题。从开机到达到设定的体感温度,通常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许多人宁愿选择电暖器或其他更快的取暖方式。

雷区四:空调制热温差大,室温波动难忍。

空调制热的不稳定是其主要缺点之一。当室内温度超出空调设定的温度太多时,空调就会停止出热风,切换为制冷模式,导致室内温差大。外界空气流动太快也会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将空调的设定温度和房间温度调和,避免温差过大。选择低风速模式并在室内适当放置一些阻挡物,也能有效防止快速损失室内热量。

雷区五:空调热风刺激,直击身体感觉不适。

虽然空调的取暖效率高,但大流量、大风速的空调吹出的热风会刺激皮肤,让人感到不适。除了温控问题,空调的吹风体验也相对较差。长期待在空调房可能会让人感到干燥、沙哑。如果你非得使用空调取暖,可以尝试结合通风来避免热风直击身体的尴尬。

空调的五大硬伤让人在购买取暖设备时犹豫不决。除了空调外,还有许多其他取暖方式可供选择,如电暖器、取暖器等。在寒冷的冬天里,选择适合自己的取暖方式,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