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的司空指什么意思
“司空见惯”这一成语,在日常用语中相当常见,意指某事非常普遍,不足为奇。但其中的“司空”,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大官名,与太尉、司徒齐名,位列三公,是重臣所能获得的最衔。如此可见,“司空”所见的事物,并不像我们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能遇到的那样普通。刘禹锡与李绅的故事都与这个成语紧密相连。刘禹锡的诗词中蕴许多成语的源头。而关于“司空见惯”,背后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刘禹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多次被贬谪。当他被贬为苏州太守时,亲历了人生低谷的痛苦和磨难。这一年,他的老友李绅成为浙东观察史,并在路过苏州时举办宴会,邀请当时已是诗名远播的刘禹锡。但在那场宴会上,刘因深受苦难之苦的经历和对时政的不满感到愤慨与担忧。刘禹锡赴宴时,发现宴席间的奢靡与挥霍令他。虽然他对于司空大人对于此等场景见怪不怪的心情有所了解并表达了自己的痛心之处由此触发了一首诗意深远的诗作:《赠李司空》。在这首诗中,他深情地描绘了这种宴会的场面,“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尽管这是司空大人已经司空见惯的场景,但对刘禹锡来说却引发了深深的心痛和惆怅之情。“司空见惯”一词便源于此诗。确实,“司空”所见的事物并非普通人所能习以为常的。这一成语背后讽刺的是当时们骄奢的不良风气逐渐演变为今日我们的某事习以为常、不足为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