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泡菜母水制作方法
四川的泡菜,简直是川菜的灵魂。若是少了这泡菜,川菜的魅力无疑将大打折扣。如何鉴别一家川菜馆的纯正与否?老饕们只要品尝那碟标志性的泡菜,便可分辨出真味。四川的每一家每一户,都有着自己的泡菜坛子,时间久远的泡菜老盐水更被亲切地称作“母水”。这“母水”经历了多代的循环发酵,承载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微生物菌群,显得尤为珍贵。
在大竹县大竹中学退休教师杨厉兵家中,有一口传承了百年的泡菜坛子,其中所承载的母水已经历了五代的传承,历经百余年的时间。说到这百年的传承,背后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从遥远的1917年开始,那时四川正值不安,横行。杨厉兵的爷爷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遭遇的,并不幸被杀。为了生活,杨厉兵的婆婆决定带着一家大小到大竹县城求生。面对未知的前路,她带着一口泡菜坛子开始了泡菜的旅程,以此作为长久之计。
一家人曾在大竹县的一个集市落脚,那里的环境艰苦,但杨厉兵的母亲以及后来的黄氏女子都是勤劳善良的人。他们不仅要照顾孩子、做家务,还要承担起卖花生的重担。还要维护这口水井村带到县城的泡菜坛子。这个故事中充满了坚韧和毅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杨厉兵接手这坛泡菜后,“杨氏泡菜”逐渐远近闻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用自己的泡菜招待了一位北方巡游学校的体育老师,对方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后来,杨厉兵更是将泡菜带到学校分享给年轻的老师和学生,引发了哄抢的场面。这泡菜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家乡的味道和情感的象征。
退休后搬到成都的杨厉兵每年都会回到大竹购买特定的食材来维护这坛百年母水。这坛泡菜不仅蕴含了杨厉兵一家几代人的心血和记忆,更是众多四川人的美食记忆。每年的维护仪式都充满了敬畏和尊重,也吸引了川菜特级厨师的关注。这坛百年泡菜成为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让人们感受到四川美食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