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拿话筒唱歌难听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兴致勃勃地给朋友发去一条语音信息,满怀期待地播放时,却在短短几秒内暂停。此刻,你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暗自疑惑:“这难听的声音真的是我发出的吗?”
这种体验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平时,我们认为自己的声音甜美动人,但一旦转化为语音信息,却仿佛变成了另一种声音,让人不禁产生怀疑。就连在游戏世界中的歌唱时,也会发现自己的声音与现实中有所不同。那么究竟为何会这样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声音的奥秘。
声音的产生众所周知,是通过振动而来。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我们发出的声音是通过声带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朵。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我们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与别人听到的并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我们的耳朵结构中有骨头,声音可以通过骨头直接传入我们的耳中,这就是所谓的骨传导。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是利用这种固体传导和骨传导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听到声音的。那么为什么经过骨传导的声音会有所不同呢?这与声音的几个要素有关:音调、响度和音色。骨传导会导致声音频率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会略有不同,变得更加低沉并充满磁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存在差异,因为他们的发声器官不同。空气中的介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音色。所以当你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可能会觉得与别人的感受有所不同。你可能会感觉自己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而别人可能会觉得略高。
同样地,当人们使用语音消息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语音消息已成为年轻人心中的一种挑战。明明自己的声音平时听起来不错,但在语音消息中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虽然骨传导会导致声音频率的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声音会变得如此难听。这其中涉及到电子设备录音的问题和我们自身的心理因素。手机作为一种便携设备,在录音方面无法与专业录音设备相比。而且语音消息更注重传递信息而非音质。手机录制的语音可能会在转换过程中产生奇怪的感受。我们对自己的声音非常熟悉,所以当听到陌生或略有改变的声音时,可能会产生排斥感。这种现象被称为“声音对抗”。如果我们习惯于经常听自己的录音,或许会逐渐接受并适应这种声音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并没有那么巨大,只是我们的心理反应给了我们一种天差地别的感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