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e42是哪一年的机子
我曾经亲手组装过两台NAS。第一台基于N3160平台,主板接口丰富,具备出色的可扩展性,低功耗且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极低,工作起来几乎无声。第二台则是G4600平台,其实质上就像一台式主机,能够硬解4K视频。目前,我已经在这台主机上安装了PVE,用于各种尝试和探索。
对于NAS的硬件配置,我倾向于选择像笔记本主板这样的集成CPU。它们通常具有低功耗、低噪音以及强大的性能。带电池的设计也不怕突然断电导致硬盘损坏。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选择带有混合硬盘的主板,这样你可以加装硬盘支架,拥有更多的硬盘接口。
以我最近淘到的联想E42-80主板为例,它板载了i3-7100U CPU,集成了4GB内存(最高支持扩展到16GB)。主板还配备了M.2 sata协议插槽、原生sata硬盘接口、sata光驱接口、千兆网卡以及SD读卡器。
我对这块主板进行了如下配置:
CPU:i3-7100U,主板集成,可硬解4K视频。
内存:板载4GB,另外增加了一条8GB内存,总共12GB。
M.2固态:购买了一块128GB M.2 sata协议固态硬盘用于安装系统。
购买了光驱转硬盘支架,安装了一个拆机的500GB机械硬盘。
原生SATA接口则用来安装了一个2TB的机械硬盘。
为了防止意外断电,我还购买了一块二手原装电池作为UPS使用。
电源则使用了联想的笔记本电源。
通过这样的配置,我得到了一台低功耗、低噪音、可硬解4K视频的轻NAS。在硬件部分凑齐之后,我开始尝试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虚拟化软件组合。在尝试了Debian+PVE的奇怪组合后,我最近开始折腾ubuntu+Virtualbox的组合。虽然ubuntu的安装相对简单,但Virtualbox的安装和配置却让我颇费了一番功夫。在解决了UEFI引导问题和samba传输速度问题后,我最终成功地运行了Virtualbox虚拟机。现在我的NAS系统运行流畅,samba传输速度达到了90MB/s,内存和CPU占用也不高,让我非常满意。至于PVE,它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虚拟化软件之一。在安装PVE的过程中,我在M.2固态盘上安装好系统后进行了基础设置并删除了local-lvm分区。之后将2TB和500GB硬盘用作存储盘并顺利导入系统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我使用的那块已经工作了3万多小时的2TB硬盘之前在海康NAS中服役过现在状态依然良好让我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