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四个字的解释


一、关于糗糒

在古籍《夜叉国》中,徐大恐惧之下,取出了橐中的糗糒和牛脯献给对方。那么,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古文中表示干粮的词汇及相关词汇。其中,“糗”(音qiǔ)、“糒”(音bèi)、“糇”(音hóu)”都可以表示干粮。而“脯”(音fǔ)、“腊”(音xī)、“脩”(音xiū)”则代表干肉。至于粥,古文中用“糜”、“饘”(音zhān)、“鬻”、“酏”(音yǐ)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王力古汉语字典》中,“脩”用于表示修饰时,不可写作“修”。因为“脩”也有长的意思,所以常用来指长条的干肉。而“束脩”特指入学拜师时的礼物,也有拜师和私塾老师报酬的意思。

二、关于闬闳

在《宫梦弼》中,“闬闳”被用来形容门的壮丽。对于“闬闳”(音hàn hónɡ),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里”。先民依赖田地生活,所以“田”与“土”是他们生活的基石。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自然聚居,称之为“里”。而“里”又是户口编制单位,其包含的户数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闬”和“闳”都表示门,但这里的门不是单指一户人家的门,而是指整个“里”的门,即里巷的门。“闬闳”在本句中指的是一户人家的门。与“闬闳”类似的还有“闾阎”,都用来借指里巷,并泛指民间。在古文中,“里”常与“闾阎”、“闬闳”等词汇随机组合,表示乡里或民间。

三、关于函丈

在《刘海石》中提及,“函丈”是指讲学者与听讲者之间保持一丈的距离。这源于《礼记•曲礼上》的记载,如果客人前来不是参加宴饮,而是讨论学问,就要为他们铺席,席与席之间要留出一丈的距离,以便讲学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比划。“函丈”最初指的就是这种空间距离,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老师的敬称。在《聊斋志异》中,常使用“共笔砚”一词表示同学的意思。

四、关于葑菲

在《狐妾》中,“葑菲”被用来表达一种自谦之情。葑和菲是两种植物,其叶子和根都可以食用,但有时根会带有苦涩之味。诗词中的意思是不应因为某物的一部分不好而舍弃整体。在这里,“葑菲”表示女子虽有缺点但仍有可取之处,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

五、关于饔飧

同样在《狐妾》中,“饔飧”提到因误会而陷入贫困,连早饭和晚饭都无法保证。“饔飧”(音yōnɡ sūn)中的饔和飧都表示熟食,但饔指的是早饭,而飧指的是晚饭。

六、关于婴

在《雷曹》中,“婴”被用来形容孽深重如遭受天谴。“婴”的本义是妇女佩戴的贝制项链,由此引出了许多引申义。例如,“婴城自守”表示环城布置兵力以自守,“婴疾”表示疾病缠身。在这里,“婴天谴”即遭受天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