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水浒传400字五年级


在古代,大臣撰写超长的万言奏章并非易事。并非因为篇幅的问题,而在于强烈表达个人意见可能触及皇帝的底线,从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史上最早的之一。当时的皇帝赵祯宽仁,虽未采纳奏章中的内容,但未对王安石进行为难。

南宋的翠微先生华岳却没有这么幸运。他在开禧三年(1207年)和嘉定元年(1208年)呈上了两篇超长的奏章——《平戎十策》和《治安石》,合计约5万字。早在开禧元年,华岳还是武学生时,就写过一篇《上宁宗皇帝谏北伐书》,内容激烈反对权相韩侂胄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轻举北伐。他认为仓促用兵只会使生灵涂炭。这份奏章并未产生任何影响,反而给他带来了、流放和监狱的生涯。

在狱中,华岳不愿自己的军事思想埋没,于是将其写成两篇长文(实际上是兵书)。他被害后,后人将其合并,编成了《翠微先生北征录》。韩侂胄的北伐失败,华岳听到消息后忍不住再次呈上《平戎十策》,所以称为《再上皇帝书》。

赵宋一代对外军事长期疲弱,但国内不乏忠诚之士,华岳便是其中之一。他崇拜岳飞,自号“翠微”。他年轻时弃文从武,并考取武科第一名(相当于武状元)。他先后得了权相韩侂胄和史弥远,两次,最终因杖责死在临安东市,《宋史》将他列入《忠义传》。

《北征录》在宋元时期仅以抄本形式流传,很快散佚。直到清代乾嘉年间,被著名藏书家黄丕烈偶然发现,这部被淹没了四百年的兵书才得以重现于世,现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华岳的《平戎十策》提出了各种情报加密方法。南宋时期,为了中兴,辛弃疾写过《美芹十论》,陈亮写过《中兴五论》,而华岳的这两篇不仅篇幅上远超他们,而且内容水准与之相比也不逊色。他的军事理论涵盖了武器军备、后勤马政、军费筹措、军纪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情报工作方面,古代称为“利害”。在《平戎十策》中,华岳提出了两种反泄密的安全措施:名递之法和数递之法。例如,他以“人皆畏炎热”这句诗作为密码载体,每个字对应一种信息。这种密码写成的文书只显示诗而不显示情报,即使被敌人截获也难以破译。但这只是初级加密。如果情报多次被敌方获得,就需要进一步深层加密,即“数递之法”,把情报中的数字再做成一套密码。

华岳还提出了以色为递、以字代递等加密方法。他对情报加密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在北宋曾公亮编的兵书《武经总要》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提升。

面对宋代一直以来的“重文轻武”国策,华岳忧心忡忡。他观察到军事人才的缺乏是当务之急,因此在《平戎十策》中特别强调了取士和招军的重要性。他主张用人应不拘一格,广泛选拔人才。他特别列举了八种杰出人才类型,希望广开贤路,不拘身份地位,选拔真才实学之士。

华岳的拳拳之心并未得到的认可和支持。他的军事智慧反而给自己带来了身家之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连钱钟书先生也感叹,《平戎十策》简直算得《水浒传》的一篇总赞。遗憾的是,华岳一生未获大展才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