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忆山东兄弟什么意思古诗词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美妙的古诗出自唐代大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描绘的是传统的重阳节。那么,古诗中的茱萸究竟是何物?为何要在重阳这一天插戴茱萸呢?
通过记者的网络查询,我们了解到茱萸是一种结有红色果实的植物。那么,在云南昆明,这种植物是否有售卖的地点?市民们是否有佩戴的习惯呢?记者走访了篆新农贸市场和园博花鸟市场,但并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商户们纷纷表示:“茱萸?没听说过,也没见过。”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的李伟研究员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茱萸的种类。原来,茱萸的种类繁多,有果实一瓣一瓣的吴茱萸,有果实类似圣女果的山茱萸,还有被称为食茱萸的椿叶花椒等。那么王维诗句中的茱萸又是哪一种呢?
李伟研究员深入解析:“根据古人的《风土记》,九月九日重阳节时,茱萸的气味特别浓烈,成熟的果实颜色为红色。古籍中还有其他描述,如‘茱萸自有芳,折叶更’,这都强调了茱萸的香气十分浓郁。”
结合这些特点,吴茱萸和食茱萸作为芸香科的植物,最有可能是古诗中的茱萸。通过研读古籍中对茱萸的描述,我们可以将这两者区分开来。
李伟研究员进一步阐述:“古人会把茱萸的果实和叶子制成香囊,称为茱萸囊,或者将其直接插在头上。而食茱萸的枝上有刺,因此古人不太可能会把带刺的东西插在头上。我们推断古诗中的茱萸更可能是吴茱萸。”
除了气味浓烈外,吴茱萸还可以作为材使用。佩戴吴茱萸的叶片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具有消毒防虫的功效。在古人的观念中,吴茱萸还有辟邪的作用。而且,吴茱萸的果实恰好在重阳节时成熟,因此古诗中常提到的茱萸多半指的是吴茱萸。但在现代社会,由于习俗变迁及作为主要材的使用,云南的人们对于重阳节插戴茱萸的习俗已经较为陌生,更多地保留了登高和吃糕点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