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石头的乐器叫什么
古韵之编钟
编钟,传统古老打击乐器,流传千年,生生不息。由青铜铸成,依大小排列,悬挂于钟架之上。常与编磬组合使用,其声悠扬,金石共鸣。“金石之声”中,“金”即编钟,“石”为编磬。其传至东亚其他地区,展示我国音乐文化的深远影响。
编钟,是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若干大小不同的钟,有序悬挂于木架上,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编钟的形状也随之演变,但每一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流淌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早在商代,我国就已出现编钟,那时多为三枚一套。随着历史的发展,编钟的数目逐渐增加,多用于宫廷演奏,极少在民间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都会演奏编钟,其声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其发声原理大体是:钟体小,音调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低,音量也大。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西周时期就已出现编钟。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逐渐增多。1978年,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时代曾侯乙墓编钟,是迄今为止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据整个现代音乐厅的舞台。这些钟分三层悬挂,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的是最小的一个钮钟,而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则高达153.4厘米,整套编钟总质量超过2500千克。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
编钟的用料主要是铜、锡、铝合金,上面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早在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就已经显示出我国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编钟不仅是乐器,更是上层社会专用的标志。近代以来,在我国多地王侯贵族的墓葬中都有编钟出土。其中,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的曾侯乙编钟最为引人注目。这套编钟工艺精美,音域宽广,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的铭文更是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楚殇》表现了古代诗人的悲愤之情。
出土的西周编钟等实物资料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实物证据。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人的创造力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从钻木取火的远古时代到青铜铸造的繁荣时期再到现在几乎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关于编钟的出土记载这也是文化绵延不断的见证之一这些美妙的古乐器声音飘荡在空气中如歌唱般悠扬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展示了古老文明的魅力为世界所瞩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说它是古代众乐之首击之耳边荡漾着雄浑凝重的金石之声充分展现了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力让开眼界惊叹不已。这些编钟有的具有少数风格和地方色彩展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也体现了古代巴族等少数的文化特征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见证。如今它们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传承。
古韵之编钟是古代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骄傲它不仅是乐器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