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致远的意思是什么
曾子言:士应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仁为己任,何其重也,至死方休,何其远矣。此言一出,便成为历代文人学士必修之课,亦被当代教材所重视。
【解读】
曾子对士的期许在于其必须拥有弘毅之质。为何士需如此呢?因其承担的任务既重又大,要走的路也远而艰。曾子的话语之中为我们塑造了两个高远的词汇:“弘毅”与“任重道远”。解读曾子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士的深深期望。
朱熹在《集注》中解释到:“弘,即宽广;毅,即强忍。”朱熹认为,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能担起重任,只有坚韧不拔的人才能走得更远。他还引用了程子的话:“弘而不毅则无规矩,毅而不弘则狭隘。”程子强调弘毅两种修养的不可分割性,缺少任何一个元素都无法担起“任重道远”的重担。
“弘毅”现已成为一个组合词,许多高校的校训中都出现了这个词。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因为人们喜欢这种调调,而不是真正理解和喜欢它所包含的意义。这也反映出传统文化正在慢慢走向消亡的原因之一。人们往往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去实践的并不多。这种现象正是传统文化中糟粕性的延续。本章孟子所创造的“任重道远”这个词汇也是如此,听起来很好听,但真正去实践的人却很少。
曾子的话包含了三层含义。士必须以推行仁为己任。如果只是个人修养层面的仁德是不够的,必须传播仁德,让全社会都达到仁的境界。第二,实现仁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仁这个目标很重、很高、很远,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第三,士必须具备“弘毅”的修养。因为士承担着如此重大的责任,只有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
道客村有言:仁为己任千钧重,至死方休显真志;弘毅之士行高远,任重道远显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