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总产值按什么填
一、生产计划
1. 生产能力的种类
(1) 设计生产能力:指企业在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写明的生产能力。
(2) 查定生产能力:指企业没有设计生产能力资料或设计生产能力资料可靠性低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现有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等来确定生产能力。
2.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固定资产的数量:包括正在运转的和正在检修、安装或准备检修的设备,以及因暂时没有任务而停用的设备,但不包括已报废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调的设备和企业备用的设备。生产性建筑面积:包括企业厂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的面积,一切非生产用的房屋面积和场地面积均不应列入。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有效利用时间。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
3. 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M=F×S×P或M=FS/t,其中M为设备组的生产能力,F为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为设备数量,P为产量定额,t为时间定额。
作业场地生产能力计算:M=A/at,其中M为作业场地的生产能力,F为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A为作业场地的生产面积,a为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t为单位产品占用时间。
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M=F/r,其中M为流水线的生产能力,F为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r为流水线节拍。
4. 产品质量指标
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主要是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分等。反映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
5. 产品产值指标
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工业商品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售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工业增加值: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二、生产作业计划
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节拍是指大批量流水线上前后两个相邻加工对象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节奏是指大批量流水线上前后两批相邻加工对象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在制品定额: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为了保证数量上的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
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批量是指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性投入或出产的数量。生产周期是指一批产品或零件从投入到出产的时间间隔。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或出产的时间间隔。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或出产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
三、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的方式:事后控制方式是将本期生产结果与期初所制订的计划相比较,找出差距,提出措施,在下一期的生产活动中实施控制。事中控制方式是通过获取作业现场信息,实时进行作业核算,并把结果与作业计划有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事前控制方式是在本期生产活动展开前,根据上期生产的实际成果及对影响本期生产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预测进行控制。
四、生产作业控制
在制品种类介绍:毛坯、半成品、入库前成品以及车间在制品等。 描述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