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cm有多大实物图片
小脚与弓鞋的传奇故事
一双小巧的足,仅有十公分长,看到“三寸金莲”弓鞋的实物,那种小巧与精致的冲击,确实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小巧的弓鞋像一个小小的粽子,前端尖锐,让人不禁好奇如何穿上去。
在太原市晋源区的北庄头村,一个占地两百平米的展厅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藏品。其中,“三寸金莲”弓鞋、绑腿带以及黑白老照片等,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仿佛时间在此凝固,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弓鞋是古代女性裹足所穿的女鞋,因其鞋底向上弯曲如弓而得名。这种鞋具有“小、尖、弯、高”的特点。弓鞋也是旧时妇女缠足习俗的一部分。缠足这一习俗起源于南唐时期,当时李煜舞伎窅娘以一双柔弱无骨的小脚赢得了皇室的宠爱。之后宫女和百姓纷纷效仿,使得“三寸金莲”开始流行。这一习俗在宋始有明确的记载。那时的女孩在年幼时便开始缠足,经过长时间的包裹和塑形,脚型变得如同莲花般。
这种对女性身体的习俗竟然在持续了近千年之久。背后反映了古代男性扭曲的审美观。清代李渔甚至专门写了一篇《香莲品藻》,对女性的小脚从形状、尺寸等方面进行细致品评。然而这种审美观念令人痛惜。清人入关后曾试图禁止缠足,但女性仍然坚持这一习俗,直到新成立后才得以彻底废除。
如今提及弓鞋收藏,赵士信先生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他今年六十四岁,对弓鞋的收藏和研究充满热情。他小时候对奶奶神秘的“三寸金莲”充满好奇。为了揭开这神秘面纱的一角,他会假装睡觉,等到奶奶洗脚时偷偷观察。后来他对弓鞋的收藏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藏品丰富多样,包括材质各异的布鞋、草鞋、油布鞋等;用途上则有绣鞋、孝鞋等;样式上则有小巧玲珑的特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饰品鞋,如布质饰品鞋只有三厘米长,银鞋仅一厘米左右。
如果你对弓鞋充满兴趣,不妨前往太原市晋源区北庄头村赵先生的展厅一睹真容。那里的藏品定会让你大开眼界,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与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