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等于多少h㎡?


在日常的数学测验中,许多学生在单位换算方面频频失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应有的量感概念,对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模糊不清。即将来临的《公顷、平方千米》一课,虽然内容不难讲解,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应用这两个面积单位,却是一项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我决定在放学前为学生播放一个优质的教学视频——《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该视频中的采用了人教版教材,虽然与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有些许差异,但核心内容相互呼应。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初步的预习,我期望能在明天的教学中节省时间。

视频中的课程曾获得全国一等奖,足以证明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他从三年级学生已过的面积单位开始复习,清晰地展示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100d㎡, 1d㎡=100c㎡。更巧妙的是,结合当地英雄及其纪念馆的实例引入新课,这种方式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合理地渗透了思想教育。

当提到纪念馆的面积单位时,学生们自然感到“平方米”不够用,于是“公顷”这个概念应运而生。通过生动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了“公顷”的概念: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其面积即为1公顷,并指出1h㎡=10000㎡。

接下来,“平方千米”的引入也顺理成章。解释,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其面积即为1平方千米,学生很容易理解1k㎡=100h㎡=1000000㎡。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自然浮现: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为什么1h㎡等于10000㎡?是不是中间还有一个单位?学生们敏锐地察觉到应该有一个缺失的单位。顺势介绍了“公亩”的概念,即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公亩。这样,从c㎡、d㎡、㎡、t㎡、h㎡到k㎡,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就得以完整呈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公亩这个单位在生活中已经逐渐被废弃了。

放学时,我将此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供家长们和学得不够扎实的学生再次学习。家长们纷纷表示,的讲解通俗易懂,这也是我所期望的教学成效。明天,我讲解这一课时就会更加轻松了。

值得一提的是,数感的培养很重要,而量感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否则,学生在单位换算方面容易出错,难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和能力。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概念体系。今天是202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