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块奶酪》教案
23、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 认识“捡、酷、俩、始”等新字,掌握“奶、吵、急、第”等生字的书写方法。
2. 理解故事中狐狸所做之事,并能用简短的话语概括故事情节。
3. 学会用关键词描述故事中的狐狸性格特点。
4. 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重难点:
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并体会狐狸形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是否读过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出“狡猾”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也是关于一只狐狸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吧。
二、学习故事,感悟道理
1. 先让学生们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 再次阅读课文,思考:狐狸在故事中做了什么?他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 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狐狸是一只狡猾、聪明的动物,从他多次以小聪明占得便宜可以看出。
三、童话特点分析
1. 拟人化描写:故事中的动物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行为。
2. 想象丰富: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3. 有趣有理:故事虽然简单,但蕴深刻的道理。
四、总结收获,布置小练笔
1.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包括生字、词语、故事情节等。
2. 布置小练笔:以“如果我是一只狐狸”为题,写一篇短文。让学生从狐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换位思考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提问学生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并让他们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语
1. 圈画课后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读音和组词。区分易混淆的字词,如“拌”与“伴”。
2. 全班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和技巧。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如“掰、嚷”等。
3. 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语的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并模仿书写。
2.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并纠正书写错误。
四、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语。
2. 完成相关练习册的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狡猾与聪明并存 - 团结与谦让的重要性 - 成员不团结奶酪被吃光 - 团结互助才能共谋发展!教学反思:本课通过《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认识到狐狸的双重性格——狡猾与聪明并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让他们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主题的群文阅读选文,如“狐狸”系列文章等,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