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翻译简洁的
太行与王屋两座巨峰
在辽阔的冀州之地,矗立着两座雄伟的山脉——太行与王屋。它们绵延七百里,巍峨高耸达万仞之巅。这两座山屹立在冀州之南,黄河北岸的北方。有一位名曰“愚公”的老人,居住于这两座山脚之下,且年岁将近九十。由于长期以来的居住体验,他深深感受到了山北的交通闭塞,出入极为不便。
一日,愚公召集家人商议道:“吾等欲合力平此险峻,开路至豫州之南,直至汉水之滨,尔等以为如何?”家人纷纷响应其号召,表示愿意协助其完成任务。其妻有所顾虑地问道:“凭你的力量,即便是那微小的魁父之丘尚无法平复,更何况这两座如太行、王屋般雄伟的山脉?况且如何处理土石之困扰?”家人答道:“可将土石运至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于是,愚公率领家中的壮年男子,共计三人,开始着手挖山开路。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将土石运至渤海之尾。邻家氏的孤儿也闻讯赶来,年仅七八岁,却也加入了挖山的行列中。冬夏更迭,他们始终如一地往返于山间。
河曲的智叟见此情景,讥笑愚公道:“你真是愚蠢至极!就凭你余下的岁月和力量,连山的一根草都动不了,又能如何处理土石呢?”愚公长叹道:“你的思想过于固执,甚至不如孤儿寡妇。即使我身死,仍有子孙延续。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却不会增高加大。何愁不能平此山呢?”智叟无言以对。
消息传至握蛇的山神耳中,他担心愚公的行动会永无止境,于是将此事禀告给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的决心所感动,特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太行与王屋两座山。夸娥氏子一一座置于朔方的东部,一座安放在雍州的南部。此后,冀州的南部直至汉水之滨,便没有了高山的阻隔。
自此以后,这段历史传为佳话,太行与王屋两座山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子孙的勉励之言——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怀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便终能克服万难、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