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十几减九教案
数学教程:10加几及其相应的减法
教案设计及说明
一、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一知识点,其基础是11至20各数的组成。在教学开始前,我们首先复习了11至20各数的组成,以此作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垫。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的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活”起来,首先得让他们“动”起来。按照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我们鼓励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如摆小棒。在这一过程中,不再限定每个小组必须摆什么数字,而是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数字去摆,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切实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思考、探究并掌握数学知识。
三、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应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效。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验计算方法,尤其强调用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时,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进行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行评判,教师则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计数器、口算卡
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图例:●●● ○○○○)( )+( )=( ) ( )-( )=( )=( ) ( )+( )=( ) ( )-( )=( )
再复习一下11至20各数的组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使用刚才复习的知识来接触新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一设计意图是针对性和复习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 摆小棒并列出算式:
(1)学生操作:你能快速地在桌上摆出“13”这个数吗?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
(2)集体交流:你为什么要这样摆?
(3)看图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定学生板演)
(4)形成板书并解释算式中的数字代表什么。
(5)交流算法:选一道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可能的答案包括数小棒、数数以及通过数的组成来计算等。
(6)知识扩展:四人小组合作,在11至20各数中选择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一样摆一摆,并写出4道算式。
(7)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和评价。
(8)教师小结:我们刚刚学习了10加几和十几减几,知道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