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贫穷的四字成语


一贫如净:穷得如净洗过的,没有半分余财。这便是生活极度贫困的写照。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寒夜》。

囊中空空:形象地描述了经济拮据的状况,钱包里空空如也,让人感到难以面对。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表明经济条件不宽裕。此语源自宋代的《闲情偶寄》。

饥饿寒冷交织:这是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度困苦的情景。这种困苦来自于内外交困,如东晋陶渊明的《劝农》所描述的那样。

家无余物:家中只有四壁环绕,形容家中贫穷至极,没有任何物品可言。这一成语源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三日并炊:这是指生活贫困到不能每日都有饭吃,需两天或三天合用一天的粮食来烹饪。这是形容生活极度困苦的另一种说法,源自《礼记·儒行》。

朴素度日:形容生活节俭,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一成语来源于《汉书·王吉传》,是对古人节俭生活的赞美。

衣不蔽体:整理衣襟时,胳膊肘都露了出来,形容衣服破烂不堪,生活十分窘迫。这也比喻在处理事务时顾此失彼,难以应对。此语出自先秦庄子及其后学的《庄子·让王》。

困顿潦倒:生活贫困,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挫折,心情颓丧失意。这是唐代杜甫在《登高》中描述的情境。

分文不名:身无片文钱财,极度贫穷的体现。这个说法与明代的一部文学作品《风雨桐江》中的描写相似。

收入难济支出:当一个人的收入无法满足其日常支出时,这就是他陷入了非常贫穷的生活状态。这一说法源于《红楼梦》中对富贵人家的描写。

难筹粮米:指家中缺粮少米,急需粮食下锅以维持生活。此境地形容生活极度困难,与《红楼梦》中的某些情节相呼应。

数数可尽:扳着手指就可以数完的事物或人并不多见,形容数量稀少。此语出自于唐代的一首古诗《忆昨行和张十一》。

杯水救车薪:这比喻个人力量微薄,对于解决大问题来说无济于事。这一说法源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告子上》。虽然力量微小,但仍然需要尽力而为,以期望能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