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冲咖啡才好喝
自咖啡传入以来,它逐渐从一种奢侈饮品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
现代年轻人追求独特的生活状态,常常选择咖啡等提神饮品作为他们的“快乐源泉”。无论是去店里购买还是在家冲泡,咖啡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冲泡出美味的咖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冲咖啡”与“冲泡出美味的咖啡”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大家知道吗?冲泡咖啡的过程其实是有公式的。咖啡的口感不仅与咖啡豆的品种、产地、烘焙度有关,还与酿造方法以及冲泡时的水质、水温、研磨度、用量、挤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咖啡的萃取是冲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咖啡的最终味道。
萃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系统中不同的溶解度来进行分离的单元操作。简单来说,就是用热水将咖啡粉中的可溶性物质提取出来的过程。萃取的程度通常用萃取率来衡量,计算公式为:萃取率(%)=萃取出的咖啡物质质量÷原始加入的咖啡豆质量。据研究,最理想的萃取率一般在18-22%之间。
萃取率的控制对于制作不同口味的咖啡至关重要。当萃取率小于18%时,咖啡会偏酸;而当萃取率大于22%时,咖啡则会偏苦,有烧焦的味道。为了更好地控制咖啡的萃取,科学家们建立了数学模型来模拟真实的冲泡条件,预测咖啡的萃取率。
那么,如何通过数学模型来辅助制作美味的咖啡呢?研究者会建立一个包含成千上万咖啡颗粒与冲泡用水的模型装置。然后通过数算模拟真实的冲泡过程,并预测有多少固体咖啡会溶解在水中。这不仅能够帮助控制咖啡的萃取率,还可以保证其口感的一致性和可复制性。
在家庭中如何控制冲泡程度也是一门学问。包括调整研磨程度、控制冲泡水量、掌握适宜的冲泡水温、利用压力和制造湍流等都是影响萃取效果的关键因素。建议在家冲泡时将水温控制在90-92℃之间,这样可以加速萃取过程。
希望这些关于咖啡的科学知识能够为你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丝趣味。如果你是咖啡爱好者,那么赶快用这些“热乎的”科学知识,尝试在家冲泡出一杯适合自己口味的完美咖啡吧!
参考文献:
1. Michael I. Cameron, Dechen Morisco, Daniel Hofstetter, et al. Systematically Improving Espresso: Insights from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 Matter 2, 2020, 631-648.
2. 其他参考文献略……
科普 出品
作者:科普小达人
监制:科普博览